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画赠王念生使君·其一》
《题画赠王念生使君·其一》全文
明 / 倪元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亦加红叶亦微云,亦著高人曳碧裙。

但说是秋都不信,此中春气正氤氲。

(0)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水画卷,同时巧妙地融入了春天的气息,展现出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首句“亦加红叶亦微云”,描绘了秋天特有的景色——红叶与轻云交织在一起,既展现了秋季的色彩斑斓,又营造出一种宁静淡雅的氛围。红叶是秋天的象征,而微云则增添了几分飘渺与神秘,两者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次句“亦著高人曳碧裙”,将画面中的主体人物——一位高人引入,他身着碧色长裙,悠然自得地行走于山间。这里的“曳碧裙”不仅形象地描绘了高人的装束,也暗示了他的超凡脱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状态,仿佛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与周围的景物和谐共存。

后两句“但说是秋都不信,此中春气正氤氲”,则是诗人的感慨与思考。在一般人眼中,秋天是收获与凋零的季节,充满了萧瑟与寂寥。然而,在诗人的眼中,这幅画面中却蕴含着春天的气息。他认为,即使是在秋天,也能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与希望,正如春气在画卷中悄悄弥漫,提醒人们生命不息,美好常在。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联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理解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艺术作品,更是一首心灵的颂歌,呼唤人们在繁忙与喧嚣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作者介绍
倪元璐

倪元璐
朝代:明

倪元璐(1593—1644),字汝玉,一作玉汝,号鸿宝,浙江上虞(今绍兴市上虞区)人,明末官员、书法家。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历官至户、礼两部尚书,书、画俱工。倪元璐书法灵秀神妙,行草尤极超逸,最得王右军、颜鲁公和苏东坡三人翰墨之助, 用笔锋棱四露中见苍浑,并时杂有渴笔与浓墨相映成趣,结字奇侧多变,书风奇伟,后人对他有“笔奇、字奇、格奇”之“三奇”,“势足、意足、韵足”之“三足”的称誉。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陷京师,元璐自缢殉节,卒年五十二。弘光时,追赠少保、吏部尚书,谥文正,清廷赐谥文贞
猜你喜欢

更漏子

续残香,留好梦。鸳瓦不销霜重。千里月,五更寒。

此情持问欢。阑干角,蛛丝络。谁解护花铃索。

乘宿醉,看梳头。年时还记不。

(0)

渔家傲.浒溪桃

曲水平桥通宛转。船头响细春潮浅。

小泊村扉争吠犬。人不见。落红如织渔罾眼。

橘刺藤梢随径剪。游丝醉拂东风软。

薄暮酒旗青一展。衫袖卷。数钱曾识当垆面。

(0)

金菊对芙蓉.至夜

早换新衣,迟添弱线,且教同坐更阑。

乍绕檐冰箸,戛碎琅玕。

今宵海样莲花漏,听儿家、数尽悲欢。

燕台梦杳,似伊清瘦,可耐严寒。双鱼昨寄平安。

道夜深风雪,正直金銮。想频呵冻墨,绛蜡才干。

平明又复催趋走,只空陪、彩仗千官。

口脂面药,几时宣赐,分饷孤鸾。

(0)

菩萨蛮.小名

闻呼菡萏浑娇小。芳名已换芙蕖早。欲摘奈荷香。

丝牵蔤恨长。并房红粉瘦。待雪同心藕。

相薏复相莲。莲心菂菂圆。

(0)

黄鹤引.挽白云观主张坤鹤老人

寥天宗洞。鹤驾云軿众仙拱。

五千文字功夫,玄珠流动。凝神接踵。

不比寻常铅汞。七十年,算是游戏人间一梦。

从此谢几尘,大药存真种。

炼成冰雪肌肤,驯龙调凤。道高德重。

宝箓丹书亲奉。一朝归去,御万里、长风相送。

(0)

定风波.同诸姊妹听佩吉弹《平沙落雁》一曲,并见赠花卉四帧,词以谢之

一曲瑶琴为我弹。北风烈烈指头寒。

想见秋江残照里。烟水。联翩雁影下空滩。

赠我新图花似锦。能品。朱藤黄菊耐人看。

少长咸集邀女伴。也算。瑶池小宴会神仙。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