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换新衣,迟添弱线,且教同坐更阑。
乍绕檐冰箸,戛碎琅玕。
今宵海样莲花漏,听儿家、数尽悲欢。
燕台梦杳,似伊清瘦,可耐严寒。双鱼昨寄平安。
道夜深风雪,正直金銮。想频呵冻墨,绛蜡才干。
平明又复催趋走,只空陪、彩仗千官。
口脂面药,几时宣赐,分饷孤鸾。
早换新衣,迟添弱线,且教同坐更阑。
乍绕檐冰箸,戛碎琅玕。
今宵海样莲花漏,听儿家、数尽悲欢。
燕台梦杳,似伊清瘦,可耐严寒。双鱼昨寄平安。
道夜深风雪,正直金銮。想频呵冻墨,绛蜡才干。
平明又复催趋走,只空陪、彩仗千官。
口脂面药,几时宣赐,分饷孤鸾。
这首《金菊对芙蓉·至夜》是清代词人顾贞观所作。词中描绘了冬夜的寒冷与孤独,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开篇“早换新衣,迟添弱线”,以日常生活的细节入笔,暗示主人公在冬日里更换衣物,增添衣物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季节变换的氛围。接着“且教同坐更阑”一句,点明时间已至深夜,人们围坐一起,等待着夜深人静的时刻,似乎在等待着什么重要之事的发生。
“乍绕檐冰箸,戛碎琅玕”描绘了冬夜的景象,檐下的冰柱在月光下闪烁,仿佛冰箸般晶莹剔透,而风吹过时,这些冰柱发出清脆的声音,如同破碎的竹子一般,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不失生动的画面感。
“今宵海样莲花漏,听儿家、数尽悲欢”则将时间的流逝比作莲花漏,比喻时间如同莲花漏一样缓缓流逝,而在这漫长的夜晚,主人公只能倾听家中传来的悲欢离合,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燕台梦杳,似伊清瘦,可耐严寒”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主人公的梦境与远方亲人联系起来,通过“燕台梦杳”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而“似伊清瘦,可耐严寒”则直接抒发了对亲人身体状况的担忧和对寒冷环境的无奈。
“双鱼昨寄平安”一句,借用了古代传递书信的方式,表达了亲人之间通过书信保持联系,传递平安的消息,体现了亲情之间的温暖与牵挂。
“道夜深风雪,正直金銮”描述了主人公想象中的皇宫景象,在深夜的风雪中,金銮殿显得格外庄严,这里或许寄托了主人公对于权力、地位的向往,也可能是对理想生活的一种追求。
“想频呵冻墨,绛蜡才干”通过描写书写时的情景,表现了主人公在寒冷环境中坚持写作或记录,即使手冻得难以握笔,也要坚持完成自己的工作或任务。
最后,“平明又复催趋走,只空陪、彩仗千官”描绘了清晨时分,人们忙碌地准备上朝的情景,而主人公只能空自陪伴在旁,表达了对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理想抱负的无奈与感慨。
“口脂面药,几时宣赐,分饷孤鸾”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廷中的一幕,口脂面药是供皇后或妃嫔使用的美容用品,宣赐则是指皇帝的恩赐,分饷孤鸾则是指将这些恩赐分给那些孤独的妃嫔,这里既体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也暗含了对孤独与寂寞的感慨。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冬夜的寒冷、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对权力与地位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理想的无奈与感慨,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