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雪霁登普贤阁》
《雪霁登普贤阁》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积雪明朝日,山河坐可分。

崭岩初解冻,片段未归云。

阔望穷人境,高寻俯雁群。

开门枝鸟散,玉絮堕纷纷。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uědēngxián
sòng / guāng

zhīxuěmíngcháoshānzuòfēn

zhǎnyánchūjiědòngpiànduànwèiguīyún

kuòwàngqióngrénjìnggāoxúnyànqún

kāiménzhīniǎosànduòfēnfēn

注释
积雪:覆盖的雪。
明朝日:明天的太阳。
坐可分:清晰可辨。
崭岩:陡峭的岩石。
初解冻:刚刚开始融化。
片段:破碎的。
穷:贫瘠。
人境:视野所及的土地。
俯:抬头看。
枝鸟:树枝上的小鸟。
玉絮:比喻雪花。
堕纷纷:纷纷扬扬地落下。
翻译
明天的阳光会融化积雪,山河的轮廓似乎因此变得清晰可辨。
陡峭的山岩刚刚开始解冻,破碎的云朵还未完全落下。
从远方望去,贫瘠的土地显得更加辽阔,我抬头寻找飞翔的大雁群。
打开门,树枝上的小鸟飞散,如白色的棉絮纷纷扬扬地飘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雪初晴后的景象,诗人以精细的笔触捕捉自然界在春节来临前夕的变化。首句“积雪明朝日”,写出阳光照耀下积雪的明亮与温暖之感;“山河坐可分”则是对景物轮廓清晰可辨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次句“崭岩初解冻,片段未归云”,通过岩石开始融化和尚未完全消散在空中的冰雪片断,表现出冬去春来的过渡时节。这里,“崭岩”指的是陡峭的岩石,“初解冻”表明冬日严寒渐减,而“片段未归云”则描绘了自然界中水汽尚未完全蒸发的场景。

第三句“我望穷人境,高寻俯雁群”,诗人通过对贫瘠之地与远处飞鸟的观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这里,“阔望”意味着广阔的视野,而“穷人境”则可能隐喻着一种清贫或是边远之地;“高寻俯雁群”则表现了诗人对天空中飞鸟的追随与观察。

末句“开门枝头散,玉絮堕纷纷”,通过对春日门前花瓣飘落和轻柔雪花纷纷扬扬的细腻描绘,再现了冬去春来的生机。这里,“开门”代表着春天到来时的欢愉与开放,而“枝头散”则是对花瓣随风飞舞的美丽写照;“玉絮堕纷纷”中的“玉絮”形容雪花之美,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细微变化的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精细描绘,不仅展现了春节前夕大地回暖、万象更新的生机,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颂古三十一首·其七

是贼识贼精识精,南泉无过强惺惺。

赵州礼拜归堂去,前箭犹轻后箭深。

(0)

颂古三十一首·其三十一

唇上必并班豹剥,舌头当的帝都丁。

自古上贤犹不识,造次凡流岂可明。

(0)

赞应庵和尚

眼大如环,头匾似扇。

从来不省己非,偏笑漳泉福建。

著实处用无七纵八横,脱空时曰有万化千变。

焚香稽首赞扬,也是神头鬼面。

(0)

隆报著长老请赞

据虎头,收虎尾,第一句下明宗旨。

了无禅道与人参,滴水便见波澜起。

太醒醒,难比拟。

分付隆报著长老,好向丛林振纲纪。

(0)

送如水头

如如方解说,此说若为通。

戳瞎摩醯眼,掀翻宇宙空。

枯柴聊作用,活火展家风。

去去休言别,智音一笑同。

(0)

颂古十一首·其十一

屋里贩扬州,水深山更幽。

终年无客到,明月自相投。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