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风尽日恶,顽云吹不开。
行人对面不相识,千岭万岭沉风霾。
不知谁纵一炬火,坐遣万屋成飞灰。
我闻人火曰火,天火曰灾,茫然不复知从来。
但见通衢半瓦砾,男呻女泣声酸哀。
避胡十年常作客,几见连甍变荆棘。
此生忧火复忧兵,一事不成头雪白。
学禅灵运本忘家,好赋子云终有宅。
向来穷巷冷如冰,今作权门手堪炙。
惊魂可招烟欲消,茅茨犹在书脱厄。
心知造物可怜生,留与云窗看山色。
颠风尽日恶,顽云吹不开。
行人对面不相识,千岭万岭沉风霾。
不知谁纵一炬火,坐遣万屋成飞灰。
我闻人火曰火,天火曰灾,茫然不复知从来。
但见通衢半瓦砾,男呻女泣声酸哀。
避胡十年常作客,几见连甍变荆棘。
此生忧火复忧兵,一事不成头雪白。
学禅灵运本忘家,好赋子云终有宅。
向来穷巷冷如冰,今作权门手堪炙。
惊魂可招烟欲消,茅茨犹在书脱厄。
心知造物可怜生,留与云窗看山色。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持续不断的风暴和乌云,使得行人难以辨认彼此,群山被风沙笼罩。诗人似乎目睹了火灾的发生,火焰肆虐,无数房屋化为灰烬。他提出了对“人火”与“天火”的思考,对火灾的来源感到困惑,同时对火灾造成的破坏深感悲痛。
诗中提到,火灾导致道路满是瓦砾,男女哀嚎,反映了火灾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诗人回忆起自己避难于胡地十年,经历过家园变为荒草的痛苦。他感叹自己一生中担忧火灾与战争,头发已白,却一事无成。诗人以禅宗和文学的追求自喻,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反思和对当前处境的感慨。尽管家园遭受火灾,但诗人仍心存感激,认为这是上天的怜悯,希望能在云窗之下欣赏山色,寻找心灵的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述一场大火及其对个人和社区的影响,展现了诗人对灾难的深刻感受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武夷曾孙尘外仙,手携桂枝归故山。
夸乡始信一经是,衣锦不须三组还。
蓬莱观书聊复尔,枳棘栖鸾殊未然。
野人放荡辱先进,惭愧竹林诸阮间。
逢人问嵩少,千里驾征轩。
倦马夜未寝,鸣蝉秋尚烦。
风烟新洛邑,冠盖上东门。
合有西宾问,归时许共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