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泛江诗》
《奉和泛江诗》全文
南北朝 / 庾信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春江下白帝,画舸向黄牛。

锦缆回沙碛,兰桡避荻洲。

湿花随水泛,空巢逐树流。

建平船柹下,荆门战舰浮。

岸社多乔木,山城足迥楼。

日落江风静,龙吟回上游。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fèngfànjiāngshī
nánběicháo / xìn

chūnjiāngxiàbái

huàxiànghuángniú

jǐnlǎnhuíshā

lánráozhōu

湿shīhuāsuíshuǐfàn

kōngcháozhúshùliú

jiànpíngchuán{=}xià

jīngménzhànjiàn

ànshèduōqiáo

shānchéngjiǒnglóu

luòjiāngfēngjìng

lóngyínhuíshàngyóu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泛舟长江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与历史遗迹,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悟。

首联“春江下白帝,画舸向黄牛”,开篇即以春日的江水与航行的船只为背景,将读者带入了一幅动态的画卷之中。白帝城与黄牛山作为地理标志,不仅勾勒出空间的广阔,也暗示了历史的深远。

颔联“锦缆回沙碛,兰桡避荻洲”进一步描绘了船只在江中穿梭的情景。锦缆与兰桡分别代表了船只的装饰与操作工具,沙碛与荻洲则展现了江面的复杂地形,通过这些细节,诗人细腻地表现了航行的艰难与巧妙。

颈联“湿花随水泛,空巢逐树流”转而描写江面上的自然景象。湿花与空巢的流动,既是对自然界的生动描绘,也是对时间流逝的隐喻,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与时间的深刻思考。

尾联“建平船柹下,荆门战舰浮。岸社多乔木,山城足迥楼。日落江风静,龙吟回上游”则将视角转向历史与人文景观。建平与荆门的船柹与战舰,象征着过往的战争与历史的痕迹;岸上的乔木与山城中的迥楼,则是自然与人类文明的和谐共存。日落时分的宁静与龙吟的回响,营造出一种悠远而神秘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深邃与自然的壮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对历史的感慨,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作者介绍
庾信

庾信
朝代:南北朝   籍贯:北周时期   生辰:513—581

庾(yǔ)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南北朝时期文学家、诗人。其家“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他的父亲庾肩吾为南梁中书令,亦是著名文学家。庾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自幼随父出入于萧纲的宫廷,后来又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其文学风格被称为“徐庾体”。累官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侯景之乱时,庾信逃往江陵。
猜你喜欢

思乡

久宦思乡岁月深,几回归梦抵千金。

门前江色依然绿,槛外莺声尚满林。

漫说申家新使者,更夸乔令旧知音。

曙钟乍动惊魂觉,谁识愁人一片心?

(0)

吊二苏坟用原韵

双璧佳城在此中,九原并蒂作芙蓉。

峨眉月冷鹃声断,南国香销马鬣封。

绝代勋名伤往事,千章古木乱疏钟。

光芒万丈知难掩,一夜风雷起卧龙。

(0)

寄唐饬轩亲家

不见逾三月,江城趣若何。

吴歌秧马歇,荆俗艾人多。

篱落依青涧,琴书对碧萝。

秋风归故里,短棹候相过。

(0)

题桃红拒霜花

小亭深坐锦云窝,老我重来景更多。

临水芙蓉苏小面,倚风如和醉时歌。

(0)

丁未端午早梦侍讲林亨大与一同官而年少者携幼子过我情好甚洽方饮景星楼上即别去时亨大归省于闽因儿辈书声而觉以诗记之

十年不见林亨大,万里孤舟一梦来。

玉面同官真俊杰,綵衫小囝尚婴孩。

景星楼上方酣饮,秀野桥头又促回。

忽听书声惊梦觉,空庭晓日照苍苔。

(0)

谕俗二律·其二

二月从师八月休,野师端只为身谋。

读书大义全抛弃,讼谍浮词苦应酬。

颜子高资盲礼乐,董生笃学废春秋。

从今旧俗堪湔洗,矻矻穷年事讲求。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