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堂西红粉楼,楼中思妇忆凉州。
咸阳桥上三年梦,回乐峰前万里愁。
秦地烟花明月夜,胡天沙草白云秋。
离魂不识金微路,愿逐交河水北流。
碧玉堂西红粉楼,楼中思妇忆凉州。
咸阳桥上三年梦,回乐峰前万里愁。
秦地烟花明月夜,胡天沙草白云秋。
离魂不识金微路,愿逐交河水北流。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深居高楼的思妇对远方凉州的丈夫的深切思念。首联“碧玉堂西红粉楼,楼中思妇忆凉州”以色彩鲜明的意象开篇,碧玉与红粉渲染出女子所处环境的华美,同时也暗示了她内心的孤独与哀愁。接下来的“咸阳桥上三年梦,回乐峰前万里愁”两句,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思妇对丈夫的长久思念与无尽忧愁。
“秦地烟花明月夜,胡天沙草白云秋”则进一步扩展了时空背景,将思妇的思绪从具体的楼阁延伸至更广阔的天地,无论是秦地的繁华还是胡天的荒凉,都映照着她内心的情感波动。最后,“离魂不识金微路,愿逐交河水北流”表达了思妇渴望追随爱人而去的愿望,即使无法实现,这份深情与执着依然动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运用,成功地刻画了一个深陷相思之苦的女性形象,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情感表达的独特艺术手法。
弱柳缘堤种,虚亭压水开。
条疑逐风去,波欲上阶来。
翠羽偷鱼入,红腰学舞回。
春愁正无绪,争不尽残杯。
水国多阴常懒出,老夫饶病爱闲眠。
三旬卧度莺花月,一半春销风雨天。
薄暮何人吹觱篥,新晴几处缚鞦韆。
綵绳芳树长如旧,唯是年年换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