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兴·其二》
《秋兴·其二》全文
明 / 孙传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烟凄古戍晚枫丹,水咽平沙塞草寒。

边马正肥生事易,汉师已老撤防难。

雄藩自古推三晋,壮略何人继一韩。

闻道圣明宵旰切,封关或可恃泥丸。

(0)
鉴赏

这首《秋兴(其二)》由明代诗人孙传庭所作,描绘了一幅边塞秋景图,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与忧国忧民的情怀。

首联“烟凄古戍晚枫丹,水咽平沙塞草寒”以凄凉的氛围开篇,烟雾缭绕的古堡在傍晚时分显得格外孤寂,枫叶如火,映照着一片悲凉。水流缓慢,似乎也在低吟哀叹,平沙之上,塞草瑟瑟,寒意逼人,营造出一种肃杀的边塞景象。

颔联“边马正肥生事易,汉师已老撤防难”转而描述边疆的军事状况。边塞的马匹正值壮年,易于征伐,而守卫边疆的汉军却因年岁已高,难以维持原有的防御状态。这里既有对边防力量的担忧,也暗含了对国家实力衰退的感慨。

颈联“雄藩自古推三晋,壮略何人继一韩”提到古代的雄镇三晋之地,历史上不乏英勇的将领,如韩信,但如今谁能够继承他们的壮志和谋略呢?这不仅是对当前边防力量的疑问,也是对国家未来能否抵御外侮的深深忧虑。

尾联“闻道圣明宵旰切,封关或可恃泥丸”表达了对君主的期待,听说圣明的君主日夜操劳,或许可以通过封闭边境来保障国家安全。这里的“泥丸”比喻微不足道的小事,暗示通过简单措施就能解决大问题,体现了诗人对君主智慧的信任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秋景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国家边防安全的深切关注和对君主治理国家能力的期待,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孙传庭

孙传庭
朝代:明

孙传庭(1593年-1643年),字伯雅,又字白谷,代州镇武卫(今山西代县)人,明朝名将。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崇祯十五年(1642年)任兵部侍郎,总督陕西。次年升为兵部尚书(改称督师)。带兵镇压李自成、张献忠民变。由于时疫流行,粮草不足,兵员弹药缺少,朝廷催战,无奈草率出战,后兵败,在陕西潼关战死,马革裹尸,年约51岁。《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清廷追谥“忠靖”。
猜你喜欢

十月十日夕同文安君对月

林外霜风作夜声,入檐寒月似多情。

灯前炉畔深杯暖,更听昭君出塞行。

(0)

舟行即事二首·其二

去去路日远,行行岁向深。

晚田荒更阔,秋野晓多阴。

岸蓼飞寒蝶,汀沙戏水禽。

迎风芦颤叶,眩日枣装林。

早蟹肥堪荐,村醪浊可斟。

不劳频怅望,处处有鸣砧。

(0)

游李氏园

堂下新年见草芽,惊心强起探年华。

柳呈雪后青苍干,梅破风前一两花。

绰约风光新物态,栽培园沼好生涯。

奔驰世路吾何有,一到林塘一叹嗟。

(0)

夜读贾长江诗效其体

五字一篇诗,人传贾岛词。

清秋千古在,幽淡几人知。

霜夜灯前读,林间静处思。

恍然如见面,更对七朱丝。

(0)

连昌宫

长安王气已消磨,吊古遗墟恨怆多。

宫殿成尘新草木,丘陵无主故山河。

雨馀耕陇寻遗宝,夜静溪泉响细波。

才子已销泉下骨,百年独讽旧时歌。

(0)

登乘槎亭

海天秋雾暗乘槎,风响空山浪卷沙。

杳杳橹声何处客,一帆冲雨暗天涯。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