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读贾长江诗效其体》
《夜读贾长江诗效其体》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五字一篇诗,人传贾岛词。

清秋千古在,幽淡几人知。

霜夜灯前读,林间静处思。

恍然如见面,更对七朱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ǎchángjiāngshīxiào
sòng / zhānglěi

piānshīrénchuánjiǎdǎo

qīngqiūqiānzàiyōudànrénzhī

shuāngdēngqiánlínjiānjìngchù

huǎngránjiànmiàngèngduìzhū

翻译
以五言诗闻名,贾岛的诗流传世间。
清冷的秋天永远留存,他的平淡风格却鲜有人理解。
在霜夜灯下细细品读,于林间静谧之地思考。
仿佛与他面对面交流,更欣赏他精妙的文字之美。
注释
五字:每篇诗的字数。
贾岛词:指贾岛的诗歌作品。
清秋:清澈的秋天,也暗示季节的清冷。
千古:永久,长久。
幽淡:清淡而深远。
霜夜:寒冷的夜晚有霜降临。
灯前:在灯下。
静处思:在安静的地方深思。
恍然:忽然,好像。
七朱丝:可能指诗中的精妙之处,也可能象征琴弦,代指诗文。
鉴赏

此诗为宋代文学家张耒所作,题名《夜读贾长江诗效其体》。首句“清秋千古在”表达了对历史悠久而又淡远景象的感慨,紧接着“幽淡几人知”则暗示这种情怀不为世人所共鸣,显得十分孤独和深沉。

中间两句“霜夜灯前读,林间静处思”,描绘出诗人在寒冷的夜晚,在灯光下阅读古人的诗篇,同时心中萌生对远方山林静谧之地的向往。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情感寄托,更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写照。

末两句“恍然如见面,更对七朱丝”则是诗人在阅读古人诗词时,仿佛看到了一位身穿红衣的人,心中涌起无限思绪。这里的“七朱丝”可能指的是古代书信中的封条,用以比喻诗人的思念之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文学艺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与内心世界的丰富性。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梅花·其二

看到梅花眼莫狂,梅花狂岂易商量。

而今莫把林逋笑,犹有林逋识暗香。

(0)

今年雨中盛文元又至

细雨疏篱晚菊边,茅斋又坐盛文元。

作诗写字閒无用,相与山中一醉眠。

(0)

题竹为五叔父作

多少金相玉质温,百年高节老乾坤。

凭谁欲把栽培问,个个清风是子孙。

(0)

司训廖先生家观菊·其八

天意秋香未肯涯,绕篱黄白尽容誇。

物中若道无凡圣,岂有人间不落花。

(0)

题林良画史沧海亭

送老西家画益奇,江门花鸟是谁诗。

此亭得恐真风月,画外无人别有知。

(0)

题沈石田画鹅为文元作·其二

老鹅秋菊中,我欲画几画。

万古天地间,且让庖羲独。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