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冬为客住龙沙,长忆西湖处士家。
昨夜不知身万里,短窗明月梦梅花。
两冬为客住龙沙,长忆西湖处士家。
昨夜不知身万里,短窗明月梦梅花。
这首元代诗人郑守仁的《上京怀张外史》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时对故土和友人的深深怀念。
首句“两冬为客住龙沙”,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处境——作为客人在寒冷的北方度过了两个冬天。这里的“龙沙”借指北方的严寒之地,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艰苦与孤独。
第二句“长忆西湖处士家”,转而回忆起江南的西湖美景以及与之相关的“处士家”。这里的“处士家”可能指的是诗人曾经居住或熟悉的某个地方,通过“长忆”二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
第三句“昨夜不知身万里”,在时空转换中,诗人仿佛一夜之间跨越了万里的距离,从现实中的北方回到了记忆中的江南。这一句通过梦境的设定,巧妙地将现实与回忆交织在一起,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
最后一句“短窗明月梦梅花”,以“短窗明月”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梦中的“梅花”不仅象征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也寄托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整个画面温馨而哀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及往昔生活的深切怀念。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成功地传达了诗人身处异乡时对故土和友人的深深怀念之情,展现了元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世界。
东楼欢宴。
记遗簪绮席,题诗纨扇。
月枕双欹,云窗同梦,相伴小花深院。
旧欢顿成陈迹,翻作一番新怨。
素秋晚,听阳关三叠,一尊相饯。
留恋。
情缱绻。
红泪洗妆,雨湿梨花面。
雁底关河,马头星月,西去一程程远。
但愿此心如旧,天也不违人愿。
再相见,把生涯分付,药炉经卷。
古今三绝。
唯郑国三良,汉家三杰。
三俊才名,三儒文学,更有三君清节。
争似一门三秀,三子三孙奇崛。
人总道,赛蜀郡三苏,河东三薛。
欢惬。
况正是,三月风光,好倾杯三百。
子并三贤,孙齐三少,但笃三馀事业。
文既三冬足用,名即三元高揭。
亲朋庆,看宠加三锡,礼膺三接。
山河百二,自古关中好。
壮岁喜功名,拥征鞍、雕裘绣帽。
时移事改,萍梗落江湖,听楚语,厌蛮歌,往事知多少。
苍颜白发,故里欣重到。
老马省曾行,也频嘶、冷烟残照。
终南山色,不改旧时青,长安道,一回来,须信一回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