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月十日夕同文安君对月》
《十月十日夕同文安君对月》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林外霜风作夜声,入檐寒月似多情。

灯前炉畔深杯暖,更听昭君出塞行。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íyuèshítóngwénānjūnduìyuè
sòng / zhānglěi

línwàishuāngfēngzuòshēngyánhányuèduōqíng

dēngqiánpànshēnbēinuǎngèngtīngzhāojūnchūhánxíng

注释
林外:树林的外面。
霜风:寒冷的风。
作:发出。
夜声:夜晚的声音。
入檐:照进屋檐。
寒月:寒冷的月亮。
似:好像。
多情:富有感情。
灯前:灯下。
炉畔:火炉旁边。
深杯:大杯子。
暖:温暖。
更:再。
听:倾听。
昭君:王昭君(古代美女,出塞和亲的典故)。
出塞行:《昭君出塞》的曲子。
翻译
树林之外,寒风吹过发出夜晚的声音。
月光透过屋檐,仿佛带着深情照进室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静谧图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传达出一种淡远的情怀和对友人的思念。开篇“林外霜风作夜声”既设定了季节与环境,使读者感受到初冬之际,森林中飒飒送来的寒风,如同夜晚的自然乐声。紧接着,“入檐寒月似多情”则将视线转向室内,月光如水,渗透屋檐,似乎带着更多的情感与思绪。

诗人随后描写了室内温馨的场景,“灯前炉畔深杯暖”,这里不仅形象地展现了室内的温暖,而且“深杯”暗示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同时也预示着主人公可能在品饮酒水,以此来消磨寂寞或是思念。

最后一句,“更听昭君出塞行”,则是一种情感的转换。诗人似乎在倾听远方朋友(昭君)的消息,或是在想象其边塞行军的情形。这不仅表达了对朋友的牵挂,更透露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深厚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室内生活细节的精致描绘,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一种淡雅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和谢友人惠范君用笔

毛君好伯仲,枉驾及东堂。

尽缚曾无笇,同行倍有光。

欲飞随燕上,未化学龙藏。

盛赐怀全璧,斯文托一芒。

姓名浑偶合,润色奈何当!

且效峨眉老,题诗西上阳。

(0)

梅花水月仙子画

游魂非鬼亦非仙,凭附梅花度岁年。

欲向姮娥诉孤另,浪中亦自少团圆。

(0)

唐太宗遣御史萧翼赚禊帖图

君臣诡遇一呆僧,禊帖虽来事可惩。

谁料万年归葬后,却将茧纸累昭陵。

(0)

桃实

汉帝求仙不自知,祗凭青鸟使瑶池。

矮人不见东方朔,肯信三偷是此儿?

(0)

题道士王东甫图画

金银楼阁在三山,东甫何妨屡往还?

信是神仙在平地,鹤飞元不离人间。

(0)

辇下曲一百二首,有序·其二

五垓千陛立朝廷,槛首铜雕一丈翎。

不待来仪威凤至,日闻韶濩在青冥。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