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祀协时旸,虔恭志敢康。
阴潜阳极盛,影短昼方长。
敬验回星纪,徐瞻散曙光。
阶凝甘露白,幕展庆云黄。
美睹新轮奂,诚摅肃祼将。
广生资厚德,绥我屡丰穰。
元祀协时旸,虔恭志敢康。
阴潜阳极盛,影短昼方长。
敬验回星纪,徐瞻散曙光。
阶凝甘露白,幕展庆云黄。
美睹新轮奂,诚摅肃祼将。
广生资厚德,绥我屡丰穰。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祭祀天地的庄严仪式,充满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与对神明的虔诚。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祭祀活动中的各种景象和情感。
首先,"元祀协时旸,虔恭志敢康",开篇即点明了祭祀的时间与态度,表达了对时节的顺应与对仪式的恭敬之心。"阴潜阳极盛,影短昼方长",生动描绘了祭祀时刻的自然景象,阳光正盛,影子缩短,象征着光明与生机的回归。
接着,"敬验回星纪,徐瞻散曙光",进一步强调了仪式的庄重与对宇宙规律的敬畏,通过观察星辰的变化来验证时间的正确性,同时期待曙光的到来,寓意着希望与新生。
"阶凝甘露白,幕展庆云黄",描绘了祭祀现场的氛围,甘露凝聚,庆云飘扬,营造出神圣而祥和的气氛。"美睹新轮奂,诚摅肃祼将",赞美了祭祀活动的壮观与仪式的庄重,表达了内心的诚挚与肃穆。
最后,"广生资厚德,绥我屡丰穰",寄托了对大地丰收、百姓安居的美好祝愿,体现了古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美好期盼。
整首诗以祭祀为主题,融合了自然景观、仪式氛围、内心情感与社会愿景,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天地万物的敬畏之情以及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我搴空门秀,得之古疏山。
斯人器玉壶,中有宝月寒。
四壁澹相对,安身一蒲团。
玲珑六窗静,竟日心猿闲。
时从禅那起,游戏于笔端。
当其参寻时,恣意云水间。
松风漱齿颊,萝月入肺肝。
政使不学诗,已见诗一斑。
况复用心苦,俗氛何由干。
今晨出数篇,秀色若可餐。
清妍梅著雪,圆美珠走盘。
乃知心镜中,万象纷往还。
皆吾所现物,摹写初不难。
谁能效我辈,造语出险艰。
请师剩汲古,净洗蔬肠酸。
坐令韩退之,收敛加巾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