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过灵山总有缘,晓无逗霭晚无烟。
横眠吴楚中央地,高拄东南半壁天。
芝草本为人所上,水晶犹得气之偏。
山灵还有中原意,更为时生十数贤。
三过灵山总有缘,晓无逗霭晚无烟。
横眠吴楚中央地,高拄东南半壁天。
芝草本为人所上,水晶犹得气之偏。
山灵还有中原意,更为时生十数贤。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丰的《灵山》,通过对灵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这座山的独特情感和对其人文精神的赞美。首句“三过灵山总有缘”表明诗人与灵山有着不解之缘,多次造访。接下来的两句“晓无逗霭晚无烟”描绘了灵山清晨云雾缭绕、傍晚烟霞散尽的宁静景象,展现了山的自然之美。
“横眠吴楚中央地,高拄东南半壁天”运用夸张手法,将灵山比作横卧在吴楚大地中央的巨人,又仿佛撑起东南半壁天空,突显其雄伟壮观。诗人接着以“芝草本为人所上,水晶犹得气之偏”比喻灵山的灵气,暗示其滋养万物,吸引贤人。
最后两句“山灵还有中原意,更为时生十数贤”揭示了灵山不仅景色秀美,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培养人才的力量,期待能孕育出更多的杰出人物。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灵山的崇敬和对人才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