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柏托茂林,高不寻丈至。
寸乔附太山,未长已千里。
置身患不高,馀事安足拟。
游必蓬莱游,栖必昆崙栖。
仙游必祥云,仙茹必灵芝。
凤凰虽自饥,妄食固不回。
痴鸢嚇腐鼠,可笑空自疑。
松柏托茂林,高不寻丈至。
寸乔附太山,未长已千里。
置身患不高,馀事安足拟。
游必蓬莱游,栖必昆崙栖。
仙游必祥云,仙茹必灵芝。
凤凰虽自饥,妄食固不回。
痴鸢嚇腐鼠,可笑空自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洁与自由的精神状态。开篇“松柏托茂林,高不寻丈至”,以松柏之高喻志向之远大,不以常规尺度来衡量。接着“寸乔附太山,未长已千里”则形象地表达了渴望达到非凡高度的愿景,即使尚未成长,但已然辉煌如太山。
诗人随后转向内省,“置身患不高,馀事安足拟”,意味着尽管自身条件有限,但对于其他琐事却持平常心,不做过多考虑。然后是“游必蓬莱游,栖必昆崙栖”,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向往,无论是精神上的漫游还是居住的选择,都追求最高尚的状态。
“仙游必祥云,仙茹必灵芝”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追求,祥云与灵芝在中国文化中都是象征着吉祥和长寿的元素,诗人希望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紧接着,“凤凰虽自饥,妄食固不回”则以凤凰自尊不屑一顾的形象,强调了对高洁品格的坚守。
最后,“痴鸢嚇腐鼠,可笑空自疑”用比喻的手法讽刺那些庸俗之人,对于腐朽无用的东西还心存忧虑,是多么可笑。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追求真理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