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家葆羽见过韵·其一》
《和家葆羽见过韵·其一》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偶从物外识人豪,鸣鹤求声出九皋。

自是欲閒閒便得,不妨烟雨一停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与隐士相遇的情景,展现了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之美的精神境界。

首句“偶从物外识人豪”,诗人偶然间在远离尘嚣的地方,发现了非凡的人物,这里的“人豪”并非指世俗意义上的权贵,而是指心灵高洁、超凡脱俗的智者。诗人通过“物外”这一词,强调了这种相遇的偶然性和超然性,同时也暗示了人物的不凡之处。

次句“鸣鹤求声出九皋”,借用《诗经》中的典故,鸣鹤象征着高洁的品行和美好的声音。鹤在深山幽谷中鸣叫,寓意着诗人对高尚情操和真挚情感的向往与追求。这里不仅描绘了声音的美妙,更表达了诗人对内心深处那份纯净情感的渴望。

第三句“自是欲閒閒便得”,直抒胸臆,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在诗人看来,真正的闲适和满足,并非来自外界的物质享受,而是内心的平静与自在。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本质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最后一句“不妨烟雨一停篙”,以自然景象为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暂时放下尘世烦恼、享受片刻宁静的渴望。烟雨象征着生活的纷扰和压力,而“一停篙”则意味着诗人希望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心灵的归宿,暂时摆脱世俗的束缚,体验到一种超脱的宁静之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与隐士相遇的描述,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以及对自然美景和内心平静的向往。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明代文人的独特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适轩黄革叟挽诗·其一

翁昔南游日,看君玉雪如。

晚凭居士几,死守乐轩书。

圣处吟应到,原夫技岂疏。

白头心自适,元不羡高车。

(0)

戴主簿挽诗·其二

有子能贤知孝甚,新磨铭石以贫迟。

为君更作招魂些,此士无惭有道碑。

身老梦思埋玉处,客游忆到共灯时。

家成好入遗文去,乞与他年作瑞芝。

(0)

陈提举挽诗·其二

岭海清声玉雪如,门庭尤峻是閒居。

吹嘘昔日班扬赋,受用馀年老易书。

亭列百间多筑圃,舟移数里自穿渠。

春来红紫应岑寂,花外无因见小车。

(0)

代怀安王林丞上杨安抚十诗·其四

一样新缝战士衣,指麾貔虎上旌旗。

太平侍从资文武,肯向春风卧鼓鼙。

(0)

和平父游紫霄韵二首·其二

诸贤盛气趋华毂,一老閒吟乐考槃。

旧友醉乡祇白堕,新衔散地号黄冠。

束刍已了林宗吊,孤石因陪子美看。

绝顶洪崖肩可拍,乘风何许觅还丹。

(0)

后村为李教赋诗且以索和辄课二首·其一

莆在东南誇独盛,材如荆楚信多奇。

为祥以德麟昭矣,增击何心凤去之。

玄岂可嘲嗤范蔡,廉无敢溷慕随夷。

情知结束非时样,冷看人间半额眉。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