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返城闉尚未甘,更从山北到山南。
花枝似雪春虽半,桂魄如眉日始三。
松盖遮门寒黯黯,柳丝妨路翠毵毵。
登临莫怪偏留恋,游宦多年事事谙。
便返城闉尚未甘,更从山北到山南。
花枝似雪春虽半,桂魄如眉日始三。
松盖遮门寒黯黯,柳丝妨路翠毵毵。
登临莫怪偏留恋,游宦多年事事谙。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留恋之情和深厚的情感。诗人在即将离开某个地方时,依然不愿割舍那里的山水之美。他从北山游历到南山,每一步都沉醉于春天半开的花朵如雪般洁白,以及日刚升起三竿高的景致。
"花枝似雪春虽半"表达了诗人对初春美丽景色的赞赏,那些花瓣犹如纷飞的雪花,虽然春天才刚开始,但已展现出无与伦比的美。"桂魄如眉日始三"则是说太阳刚升起不久,阳光透过树梢,如同婀娜多姿的眉毛。
接下来的两句"松盖遮门寒黯黯,柳丝妨路翠毵毵"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有些许萧瑟的景象。松枝覆盖着门户,使得门前显得阴冷而深邃;细长的柳丝则在道路两旁摇曳,仿佛在阻挡着行人脚步。
最后两句"登临莫怪偏留恋,游宦多年事事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尽管身为游历之人,他对每一处风景都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在经历了许多年的游宦生涯后,对于这类自然美景的理解和体会也日渐深刻。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山水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无尽的赞美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离愁和对往昔岁月的回忆。
麀麌顾其子,燕雀各有随。
与子为夫妇,五年三别离。
儿女岂不怀,母老妹已笄。
父子各从母,可喜亦可悲。
关河万里道,子去何当归。
三岁不可道,白首以为期。
百亩未为多,数口可无饥。
吞声不敢尽,欲怨当归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