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淮南岸一首》
《宿淮南岸一首》全文
宋 / 王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江]韵

一昔淮南岸,两旬扬子江。

山川总极目,天地偶为邦。

竟日师虞老,何年虏自降。

知心除是月,夜夜照蓬窗。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huáinánànshǒu
sòng / wángruǎn

huáinánànliǎngxúnyángjiāng

shānchuānzǒngtiānǒuwèibāng

jìngshīlǎoniánjiàng

zhīxīnchúshìyuèzhàopéngchuāng

注释
昔:过去。
淮南岸:淮南地区。
两旬:二十天。
扬子江:长江下游古称。
山川:山水。
总:全部。
极目:放眼望去。
偶:偶然。
为邦:作为家乡。
竟日:整天。
师:跟随学习。
虞老:指虞舜或类似的人物,表示尊敬。
虏:敌人。
降:投降。
知心:了解内心。
除是:只有是。
蓬窗:破旧的窗户。
翻译
昔日淮南边,二十天在扬子江边度过。
放眼望去尽是山水,天地间偶然成为我们的家乡。
整天跟随虞老学习,不知哪年敌人会自行投降。
唯有这明月能知我心,每夜照亮我破旧的窗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淮南岸边的居住生活和心境。开篇两句“一昔淮南岸,两旬扬子江”写出了诗人在淮南岸停留的时间长度,以及对扬州(古称扬子江)的眷恋。"山川总极目,天地偶为邦"则表达了诗人将眼前的山水天地当作自己的国土,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世、自在悠然的情怀。

中间两句“竟日师虞老,何年虏自降”可能是在叙述诗人的生活状态,或是借用历史上的人物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或期待。虞老是一位古代的隐者,而"何年虏自降"则含有对平静生活的渴望。

最后两句“知心除是月,夜夜照蓬窗”则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纯净。在这里,月亮成为了诗人唯一的知己,每个夜晚,它都在照耀着诗人的卧室窗户,象征着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享受孤独与宁静生活的心境。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深刻体悟和追求。

作者介绍

王阮
朝代:宋

(?—1208)宋江州德安人,字南卿。王韶曾孙。孝宗隆兴元年进士。对策极言迁都建康以图进取。光宗绍熙中知濠州,整修战备,金人不敢犯。改知抚州。韩侂胄闻其名,特命入奏,诱以美官,遭拒大怒,批旨予祠。归隐庐山以终。有《义丰集》。
猜你喜欢

次韵

大海相环宛一洲,浮沤乍起已千秋。

三壬笑向人间世,四癸时寻物外游。

我辈安能知许事,平生未若乐斯丘。

开窗翠竹时相对,更说诸馀总谬悠。

(0)

张敞画眉图

眉妩臣罪小,君王一笑休。

明日章台路,便面越风流。

(0)

己巳秋七月不雨人心焦然乃戊午斋宿致城隍清源渠渡龙君嶅山五神于州宅以祷始至雨洗尘自是间微雨辄随止旱气转深苗且就槁要神弗获某忧惧不知所出越癸亥日亭午率郡僚吏申祷于庭未移顷雨大挚旄稚呼舞皆曰神之赐也某既拜贶又明日以神归念无为神报者乃作送神之诗七章以侈神功且又以祈焉·其一

休休早稻已焦卷,晚稻摇风更可怜。

枯尽百源无一滴,老龙何处卷云眠。

(0)

天池十里如鉴湖,荷花可折鱼可脍。

(0)

风瀑竹.元宵

阁住杏花雨。便新晴、等闲勾引,香车成雾。

璧月光中箫凤远,袅袅馀音如缕。诮一似、群仙府。

天意乍随人意好,渐星桥、度汉珠还浦。

又何啻、列千炬。晚来乍觉阴盘固。

笑人间、玉瓶瑶瑟,锦茵雕俎。

无限升平宣政曲,回首中原何处。

慨鸣镝、已无宫武。

扑面胡尘浑未扫,强欢讴、还肯轩昂否。

萦旧恨,为谁赋。

(0)

马上吟

宿雨洗山新绿嫩,晓风吹杏浅红乾。

沙头路暖日欲上,行客扬鞭不觉难。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