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省转牒欲具江国图令尽通风俗故事》
《南省转牒欲具江国图令尽通风俗故事》全文
唐 / 柳宗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圣代提封尽海壖,狼荒犹得纪山川。

华夷图上应初录,风土记中殊未传。

椎髻老人难借问,黄茆深峒敢留连。

南宫有意求遗俗,试检周书王会篇。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nánshěngzhuǎndiéjiāngguólìngjìntōngfēngshì
táng / liǔzōngyuán

shèngdàifēngjìnhǎiruánlánghuāngyóushānchuān
huáshàngyìngchū

fēngzhōngshūwèichuán
zhuīlǎorénnánjièwènhuángmáoshēndònggǎnliúlián

nángōngyǒuqiúshìjiǎnzhōushūwánghuìpiān

注释
提封:疆域。
海壖:海边。
狼荒:荒蛮之地。
纪:记录。
华夷:华夏与异族。
初录:最初记载。
风土记:风土志。
殊未传:很少流传。
椎髻老人:梳椎髻的老人。
借问:询问。
黄茆:黄茅草。
深峒:偏远的山峒。
南宫:皇宫。
遗俗:遗留的风俗。
周书:古代文献《周书》。
王会篇:关于朝会的篇章。
翻译
在神圣的时代,疆域扩展到海边,即使荒蛮之地也能记录下山河的轮廓。
这些地方在最初的地理图谱和风土志中或许有所记载,但在流传中却鲜为人知。
询问那些梳着椎髻的老人,他们可能对这些偏远地区知之甚少,我不敢在此久留。
皇宫中的人有意探寻遗留的风俗,我尝试翻阅《周书》中的王会篇章来寻找答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理想中的圣明时代,国家的疆域辽阔,边疆的安宁得以记录山川。诗人提到华夷图上应当有最初的记载,但地方风土和故事却鲜少为人所知。椎髻老人可能是指居住在偏远地区的人们,他们难以询问,而黄茆深峒则象征着地理上的遥远和文化上的隔阂。最后,南宫中有人想了解遗失的习俗,因此试图翻阅古代典籍中的记载。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记载的尊重,以及对于地方文化和风俗深入了解的渴望。这反映出诗人对国家的关怀和对传统知识的珍视。同时,诗中所展现的是一种理想化的历史状态,与实际的历史情况可能有所差异,但无疑体现了诗人对于文化保存与传承的深切期许。

作者介绍
柳宗元

柳宗元
朝代:唐   字:子厚   籍贯: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   生辰:773年-819年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
猜你喜欢

妙制剡溪人,多名锦水春。

卷疑方絮重,开觉露桃新。

左氏三都贵,张芝径寸珍。

谢公如就乞,九万一纤尘。

(0)

对菊

几本仅成畦,山晴手自栽。

花逢新过雁,根带旧移苔。

正色通骚籍,清香入酒杯。

傥无陶靖节,今古为谁开。

(0)

榴皮题壁

水云深处扣仙居,对酌春风夜有馀。

说遍东南耆旧话,始知胜读十年书。

(0)

晚坐

小雨流花急,香风随晚荷。

清天闻野磬,高木乱秋波。

人度红桥少,灯来溪径多。

幽冥间一坐,深恐负苍萝。

(0)

书中山驿壁

回头四十五年非,无赖秋光满客衣。

可惜吴中莼菜好,陆机张翰不同归。

(0)

句·其十六

文昭岂异天垂象,泽布还同雨洒溟。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