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代提封尽海壖,狼荒犹得纪山川。
华夷图上应初录,风土记中殊未传。
椎髻老人难借问,黄茆深峒敢留连。
南宫有意求遗俗,试检周书王会篇。
圣代提封尽海壖,狼荒犹得纪山川。
华夷图上应初录,风土记中殊未传。
椎髻老人难借问,黄茆深峒敢留连。
南宫有意求遗俗,试检周书王会篇。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理想中的圣明时代,国家的疆域辽阔,边疆的安宁得以记录山川。诗人提到华夷图上应当有最初的记载,但地方风土和故事却鲜少为人所知。椎髻老人可能是指居住在偏远地区的人们,他们难以询问,而黄茆深峒则象征着地理上的遥远和文化上的隔阂。最后,南宫中有人想了解遗失的习俗,因此试图翻阅古代典籍中的记载。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记载的尊重,以及对于地方文化和风俗深入了解的渴望。这反映出诗人对国家的关怀和对传统知识的珍视。同时,诗中所展现的是一种理想化的历史状态,与实际的历史情况可能有所差异,但无疑体现了诗人对于文化保存与传承的深切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