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本仅成畦,山晴手自栽。
花逢新过雁,根带旧移苔。
正色通骚籍,清香入酒杯。
傥无陶靖节,今古为谁开。
几本仅成畦,山晴手自栽。
花逢新过雁,根带旧移苔。
正色通骚籍,清香入酒杯。
傥无陶靖节,今古为谁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清气爽之日亲手栽培菊花的景象。"几本仅成畦,山晴手自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力的尊重。"花逢新过雁,根带旧移苔"则通过菊花的生长过程,勾勒出时间流转与自然更新的主题。
接下来的"正色通骚籍,清香入酒杯"不仅赞美了菊花的颜色和香气,还暗示了诗人在品味生活之美的同时,也融合了文学艺术的享受。最后两句"傥无陶靖节,今古为谁开"则是对历史上的隐逸之士——陶渊明(即陶靖节)的致敬,同时也反思诗人自己为何在这个世界上开创自己的生活和艺术。
整首诗通过菊花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艺术与生命态度的深刻体悟。
擢秀依黄阁,移根自碧岑。
周围虽合抱,直上岂盈寻。
远砌行窥顶,当庭坐庇阴。
短堪惊众木,高已让他林。
日转无长影,风回有细音。
不容萝茑附,只耐雪霜侵。
玉帐笼应匝,牙旗倚更禁。
叶低宜拂席,枝褭易抽簪。
绿涧支离久,朱门掩映深。
何须一千丈,方有岁寒心。
啸父知机先忆鱼,季鹰无事已思鲈。
自惭初识查头味,正是栖栖哭阮涂。
春物竞相妒,杏花应最娇。
红轻欲愁杀,粉薄似啼销。
愿作南华蝶,翩翩绕此条。
一片苔床水漱痕,何人清赏动乾坤。
谪仙醉后云为态,野客吟时月作魂。
光景不回波自远,风流难问石无言。
迩来多少登临客,千载谁将胜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