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祖庙殿生芝草·其二》
《祖庙殿生芝草·其二》全文
宋 / 刘才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圣孝神明已默通,皇猷德业更兼隆。

昌期适契千龄会,上瑞宜生九庙中。

异彩光凝何煜爚,灵葩色正自昭融。

天将福庆资宗佑,方至如川岂有穷。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祖庙内生长出灵芝的情景,以象征吉祥与福祉。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华丽的辞藻,表达了对圣孝神明的崇敬以及对皇室德政的赞美。

首联“圣孝神明已默通,皇猷德业更兼隆”开篇即点明主题,圣人的孝行与神明已默契相通,皇上的治国之策与道德修为更是日益提升。这里运用了“默通”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圣人与神明之间的精神感应,同时也暗含了对皇室品德的极高赞誉。

颔联“昌期适契千龄会,上瑞宜生九庙中”进一步阐述了这一时期是大吉大利之时,千年的盛世交汇于此,而灵芝这种上天赐予的祥瑞之物,自然应在九庙之中生长。这里的“千龄会”不仅指时间的久远,也暗示了历史的积淀与文化的传承,而“上瑞”则直接点明了灵芝的神圣意义。

颈联“异彩光凝何煜爚,灵葩色正自昭融”描绘了灵芝生长时的景象,异彩纷呈,光芒四射,色彩鲜明而和谐。这里的“煜爚”形容光芒闪烁,生动展现了灵芝生长时的壮观景象;“灵葩”则指灵芝,赋予了它超凡脱俗的气质,“昭融”则强调了其色彩的明亮与融合,整体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又祥和的氛围。

尾联“天将福庆资宗佑,方至如川岂有穷”总结全诗,表达了天意的恩赐与福祉,如同源源不断的水流,永无止境。这里运用了“福庆”、“宗佑”等词汇,强调了天降祥瑞对于家族与国家的庇佑与祝福,同时也暗示了这种福祉的持续性与无限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对圣孝神明的虔诚、对皇室德政的颂扬以及对灵芝生长的赞叹,同时传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与祝福。

作者介绍

刘才邵
朝代:宋

(1086—1158)吉州庐陵人,字美中,号杉溪居士。徽宗大观三年上舍及第,宣和二年中宏词科。高宗时累迁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以帝称其能文,为时宰所忌,出知漳州,于城东开十四渠,溉田数千亩。官至工部侍郎、权吏部尚书。有《杉溪居士集》。
猜你喜欢

鹧鸪天

木落山高一夜霜。北风驱雁又离行。

无言每觉情怀好,不饮能令兴味长。

频聚散,试思量。为谁春草梦池塘。

中年长作东山恨,莫遣离歌苦断肠。

(0)

水调歌头·其九赋傅岩叟悠然阁

岁岁有黄菊,千载一东篱。

悠然政须两字,长笑退之诗。

自古此山元有,何事当时才见,此意有谁知。

君起更斟酒,我醉不须辞。回首处,云正出,鸟倦飞。

重来楼上,一句端的与君期。

都把轩窗写遍,更使儿童诵得,归去来兮辞。

万卷有时用,植杖且耘耔。

(0)

和陶示周掾祖谢

闻有古学舍,窃怀渊明欣。

摄衣造两塾,窥户无一人。

邦风方杞夷,庙貌犹殷因。

先生馔已缺,弟子散莫臻。

忍饥坐谈道,嗟我亦晚闻。

永言百世祀,未补平生勤。

今此复何国,岂与陈、蔡邻。

永愧虞仲翔,弦歌沧海滨。

(0)

伯父《送先人下第归蜀》诗云:「人稀野店休安枕,路入灵关稳跨驴。」安节将去,为诵此句,因以为韵,作小诗十四首送之·其一

索漠齐安郡,从来著放臣。

如何风雪里,更送独归人。

(0)

张安道见示近诗

人物一衰谢,微言难重寻。

殷勤永嘉末,复闻正始音。

清谈未足多,感时意殊深。

少年有奇志,欲和南风琴。

荒林蜩蚻乱,废沼蛙蝈淫。

遂欲掩两耳,临文但噫瘖。

萧然王郎子,来自缑山阴。

云见浮丘伯,吹箫明月岑。

遗声落淮泗,蛟鼍为悲吟。

愿公正王度,《祈招》继愔愔。

(0)

次韵陈海州乘槎亭

人事无涯生有涯,逝将归钓汉江槎。

乘桴我欲从安石,遁世谁能识子嗟。

日上红波浮翠巘,潮来白浪卷青沙。

清谈美景双奇绝,不觉归鞍带月华。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