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钟初罢夜迟迟,佩玉趋跄拜凤墀。
盛世喜逢周礼乐,微臣又睹汉威仪。
六龙高拥祥光渺,三殿晴开曙色熹。
独愧年来空染翰,孤忠何以报明时。
晨钟初罢夜迟迟,佩玉趋跄拜凤墀。
盛世喜逢周礼乐,微臣又睹汉威仪。
六龙高拥祥光渺,三殿晴开曙色熹。
独愧年来空染翰,孤忠何以报明时。
这首《早朝》诗,描绘了明朝时期宫廷早朝的庄严景象。诗人李觉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朝廷的礼仪之盛与君臣之间的恭敬氛围。
首句“晨钟初罢夜迟迟”,描绘了清晨时分,钟声刚刚消逝,夜晚还未完全退去的场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重的氛围。接着,“佩玉趋跄拜凤墀”一句,通过“佩玉”、“趋跄”和“拜凤墀”的细节,生动地刻画了大臣们步入朝廷时的恭敬姿态,以及对皇帝的敬畏之情。“凤墀”一词,既指代了皇宫的殿堂,也暗含着对皇帝的尊崇之意。
“盛世喜逢周礼乐,微臣又睹汉威仪”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盛世的喜悦,以及对古代礼仪制度的向往与赞赏。这里将当下的朝代与古代的周朝、汉朝相提并论,突出了对传统礼仪文化的尊重与推崇。
“六龙高拥祥光渺,三殿晴开曙色熹”描绘了早朝时的壮观景象。六龙代表了皇帝的仪仗队,象征着皇权的威严;祥光渺则暗示了吉祥的氛围;三殿则是指皇宫中的主要建筑,晴开曙色熹则描绘了清晨阳光初照的情景,整个画面充满了神圣与庄严的气息。
最后,“独愧年来空染翰,孤忠何以报明时”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为国家做出更多贡献的自责与遗憾,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与希望,希望能够找到更好的方式来回报这个时代。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早朝的仪式感与庄严气氛,更蕴含了诗人对国家、对传统礼仪文化的深厚情感与敬仰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