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别元可》
《次韵别元可》全文
宋 / 方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帆带春风梦,鸥知远客心。

暮愁随雨做,逸兴与江深。

书不厌频读,诗须放淡吟。

绝怜寒食酒,与子不同斟。

(0)
翻译
船帆带着春风的梦境,海鸥知晓远方来客的心意。
傍晚的忧愁随着雨水增长,闲适的兴致与江水一样深远。
书本不嫌多读,诗歌要放低声吟唱。
特别喜爱寒食节的酒,却不能与你共享这杯酒。
注释
帆:船帆。
春风:温暖的春风。
梦:梦境。
鸥:海鸥。
远客:远方的客人。
心:心情。
暮愁:傍晚的忧愁。
雨:雨水。
逸兴:闲适的心情。
江深:江水的深度。
书不厌:书本不嫌多读。
频读:频繁阅读。
诗:诗歌。
放淡吟:低声吟诵。
绝怜:特别喜爱。
寒食酒:寒食节的酒。
子:你。
不同斟:不能一起分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方岳的作品,题为《次韵别元可》。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去亲友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帆带春风梦”,此句运用了富有想象力的语言,将帆船在春日里行驶的情景比喻为一场美好的梦境。这里,帆船不仅承载着物质的货物,更承载着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

“鸥知远客心”,此处以鸥鸟(一种水鸟)作为观察者,从而衬托出诗人的孤独与远行者的寂寞。鸥鸟似乎能够理解远行者的内心世界,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他人的深刻理解。

“暮愁随雨做”,此句表达了诗人在黄昏时分,对未来的担忧与不安,这种情绪如同细雨一般,缓缓而来,不可阻挡。诗人将自己的忧虑比喻为雨水,形象地展现了心境的变化。

“逸兴与江深”,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的豁达胸怀。诗人在江边领略自然之美,与大江相融,抒发出了内心的宁静和高远的情操。

“书不厌频读”,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于知识与文化的渴望。在古代,能够经常阅读书籍是一种奢侈,因此这句话也反映了诗人的学者品格。

“诗须放淡吟”,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态度的看法。诗歌应该是从容不迫、自然流露,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功利的艺术追求。

“绝怜寒食酒”,这句话传递出一种孤寂与凄凉的情感。诗人面对简单的食物和冷清的酒,心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慈爱与不舍。

“与子不同斟”,最后一句则是诗人表达自己与他人的生活态度不同。他选择了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这也许是出于个人品味,也可能源自内心深处的孤独感受。

作者介绍
方岳

方岳
朝代:宋   字:巨山   号:秋崖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生辰:1199~1262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猜你喜欢

同周青士项东井徐敬可过倦圃五首录二用少陵重游何氏山林韵时公备兵云中·其二

兴发伤头白,蹉跎恧问年。

强能骄杖履,未敢失林泉。

里社虚军垒,人烟瘦郭田。

但令吾意适,百感莫纷然。

(0)

道信弟过涧西出扇索诗时五岳上人亦来同游

泠泉有佳味,惭予只独尝。

君辈忽飞来,与我同徜徉。

天若为尔媚,花若为尔香。

奔泉与怪石,为尔赠蹶张。

人生逐尘网,何处不堪伤。

乐此登临趣,胜彼南面王。

吾弟士之狷,岳公僧之狂。

我乃痴绝人,狂狷两无当。

悠悠斯世孰为侣,惟有灵山片石堪。

与语吾弟今年四十矣,前此三十有九年。

不知几年对山水,往事那堪忆来缘。

犹可止愿以三十年为期,同吾淡荡烟云里。

七十以后活犹死,或山或市姑听子。

君不见岳公年未及壮室,閒放己过三千日。

(0)

题水竹居

竹室过墙深更深,水边篱落护清音。

生成世外无双地,隔绝人间秖一林。

活径晚云随鹤宿,死庭秋草抱虫吟。

已知着意探新句,响激能摧百物心。

(0)

不寐

竟夕翻书卷,依然理不分。

鸟曾深夜语,钟到五更闻。

映竹无全月,横窗只断云。

素怀犹未析,曙色乱溪濆。

(0)

人日感旧

去年人日游何处,穆家池馆寒梅树。

今年人日劳梦思,穆家池馆非旧时。

兀兀颓檐遥倚遍,主人何日还相见。

村南村北柳树边,烟条弄影青苔面。

竹圃衡门池水寒,嗟君夙昔此盘桓。

而今细雨生春草,纵有梅花若个看。

(0)

中峰亭宴坐

时来秋壁下,趺坐有蒲团。

鹿过花遗窦,猿归月绕阑。

嗒焉真丧我,隐矣不逢官。

入夜风吹鬓,高梧落影寒。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