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带春风梦,鸥知远客心。
暮愁随雨做,逸兴与江深。
书不厌频读,诗须放淡吟。
绝怜寒食酒,与子不同斟。
帆带春风梦,鸥知远客心。
暮愁随雨做,逸兴与江深。
书不厌频读,诗须放淡吟。
绝怜寒食酒,与子不同斟。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方岳的作品,题为《次韵别元可》。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去亲友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帆带春风梦”,此句运用了富有想象力的语言,将帆船在春日里行驶的情景比喻为一场美好的梦境。这里,帆船不仅承载着物质的货物,更承载着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
“鸥知远客心”,此处以鸥鸟(一种水鸟)作为观察者,从而衬托出诗人的孤独与远行者的寂寞。鸥鸟似乎能够理解远行者的内心世界,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他人的深刻理解。
“暮愁随雨做”,此句表达了诗人在黄昏时分,对未来的担忧与不安,这种情绪如同细雨一般,缓缓而来,不可阻挡。诗人将自己的忧虑比喻为雨水,形象地展现了心境的变化。
“逸兴与江深”,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的豁达胸怀。诗人在江边领略自然之美,与大江相融,抒发出了内心的宁静和高远的情操。
“书不厌频读”,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于知识与文化的渴望。在古代,能够经常阅读书籍是一种奢侈,因此这句话也反映了诗人的学者品格。
“诗须放淡吟”,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态度的看法。诗歌应该是从容不迫、自然流露,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功利的艺术追求。
“绝怜寒食酒”,这句话传递出一种孤寂与凄凉的情感。诗人面对简单的食物和冷清的酒,心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慈爱与不舍。
“与子不同斟”,最后一句则是诗人表达自己与他人的生活态度不同。他选择了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这也许是出于个人品味,也可能源自内心深处的孤独感受。
泠泉有佳味,惭予只独尝。
君辈忽飞来,与我同徜徉。
天若为尔媚,花若为尔香。
奔泉与怪石,为尔赠蹶张。
人生逐尘网,何处不堪伤。
乐此登临趣,胜彼南面王。
吾弟士之狷,岳公僧之狂。
我乃痴绝人,狂狷两无当。
悠悠斯世孰为侣,惟有灵山片石堪。
与语吾弟今年四十矣,前此三十有九年。
不知几年对山水,往事那堪忆来缘。
犹可止愿以三十年为期,同吾淡荡烟云里。
七十以后活犹死,或山或市姑听子。
君不见岳公年未及壮室,閒放己过三千日。
去年人日游何处,穆家池馆寒梅树。
今年人日劳梦思,穆家池馆非旧时。
兀兀颓檐遥倚遍,主人何日还相见。
村南村北柳树边,烟条弄影青苔面。
竹圃衡门池水寒,嗟君夙昔此盘桓。
而今细雨生春草,纵有梅花若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