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来秋壁下,趺坐有蒲团。
鹿过花遗窦,猿归月绕阑。
嗒焉真丧我,隐矣不逢官。
入夜风吹鬓,高梧落影寒。
时来秋壁下,趺坐有蒲团。
鹿过花遗窦,猿归月绕阑。
嗒焉真丧我,隐矣不逢官。
入夜风吹鬓,高梧落影寒。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中峰亭宴坐的宁静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禅意的融合。
首句“时来秋壁下”,点明了时间与地点,秋日的凉风轻拂着亭壁,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接着,“趺坐有蒲团”描绘了僧人盘腿而坐,身边放着蒲团,静心修行的画面。
“鹿过花遗窦,猿归月绕阑”两句,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鹿在花丛中穿行,留下足迹;猿猴归巢,月光映照在栏杆上,生动地展现了山林间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
“嗒焉真丧我,隐矣不逢官”表达了僧人超脱世俗、忘却自我、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远离尘世的纷扰,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最后,“入夜风吹鬓,高梧落影寒”描绘了夜晚来临,微风吹动僧人的鬓发,高大的梧桐树投下斑驳的阴影,增添了几分寒意,也寓意着时光的流转与季节的更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僧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禅宗思想中追求内心平和、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羽觞随曲水,佳气溢双清。
真贤瑞世,恰与真圣日同生。
出侍红云一朵,出按皇华六辔,特地福吾闽。
底是长生箓,八郡咏歌声。奏天子,倾义廪,济饥民。
南州指使,青州公案一般仁。
却恐紫泥有诏,社稷重臣事业,非晚觐岩宸。
来岁这般节,宣劝玉堂人。
叹年光婉晚,蒲柳质、易惊秋。
况念远怀人,停云羃羃,时雨飕飕。
西风堕来雁信,似知予、竟日倚溪楼。
报道归调汤剂,不知谁护衣篝。悠然富贵不须求。
安乐万缘休。但饱饭煎茶,婆娑永日,也胜闲愁。
寒花自便寂寞,怕纷纷、蝶引与蜂勾。
莫问障从何起,祗凭心有天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