啸台高处登临废,秋烟尚笼堤柳。
带郭人稀,横舟岸阔,残客重来时候。芙蓉渡口。
又斜日窥帘,片云低岫。
百卉都腓,径可如见岁寒友。
湖山吾土信美,买邻金不惜,幽抱轻负。
鬓雪千茎,丝萦半缕,愁入汀芦塘藕。移暄妙手。
羡丘壑能专,宛然堂构。五凤修成,眼中空万有。
啸台高处登临废,秋烟尚笼堤柳。
带郭人稀,横舟岸阔,残客重来时候。芙蓉渡口。
又斜日窥帘,片云低岫。
百卉都腓,径可如见岁寒友。
湖山吾土信美,买邻金不惜,幽抱轻负。
鬓雪千茎,丝萦半缕,愁入汀芦塘藕。移暄妙手。
羡丘壑能专,宛然堂构。五凤修成,眼中空万有。
这首《齐天乐》由清代词人陈匪石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登啸台的景象,充满了深沉的意境与情感。
首先,“啸台高处登临废”,开篇即点明了地点与情境,啸台之上,曾经的登临之地如今已荒废,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接着“秋烟尚笼堤柳”一句,以烟雾缭绕的秋柳,渲染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随后,“带郭人稀,横舟岸阔”,描绘了周围环境的空旷与宁静,人迹罕至,船只横卧岸边,更显出一种孤独与寂寞。
“残客重来时候”一句,点明了词人再次来到此地,或许是为了寻找往昔的记忆或是寄托自己的情感。“芙蓉渡口,又斜日窥帘,片云低岫”,通过芙蓉渡口、斜阳、窗帘和低垂的山峦,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营造出一种既静美又略带忧伤的意境。最后,“百卉都腓,径可如见岁寒友”,以百花凋零,象征着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轮回,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孤寂与坚韧。
“湖山吾土信美,买邻金不惜,幽抱轻负”,表达了词人对这片山水的喜爱与不舍,愿意不惜代价拥有这片土地,但内心却也感到一种难以言说的负担与无奈。接下来,“鬓雪千茎,丝萦半缕,愁入汀芦塘藕”,通过描写白发与细丝,以及愁绪弥漫在芦苇与池塘之中,进一步深化了词人的内心情感,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忧郁与哀愁。
“移暄妙手,羡丘壑能专,宛然堂构”,表达了词人对能够将自然美景与人文建筑完美结合的艺术家的赞美与羡慕,同时也流露出自己未能达到如此境界的遗憾。最后,“五凤修成,眼中空万有”,以五凤象征理想与追求,表达了词人在面对现实与理想的冲突时,内心的空虚与失落。
整体而言,《齐天乐》通过细腻的笔触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词人对自然景色的深情描绘,以及对生命、时间、理想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充满了浓郁的情感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