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初访许子大龙图于东山大乘寺留饮观荔支》
《次初访许子大龙图于东山大乘寺留饮观荔支》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物外仙家长自春,隐沦何必为逃秦。

祗应榴洞赠花者,便是桃源种树人。

丹荔枝头星灿烂,白云峰顶玉嶙峋。

主公留客非无意,端为出山多世尘。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名为《次初访许子大龙图于东山大乘寺留饮观荔支》。诗中描绘了一幅隐逸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画面,通过“物外仙长”、“隐沦”等词,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远离尘嚣的氛围。

首句“物外仙家长自春”,以“物外仙长”比喻超凡脱俗之人,他们自得其乐,不受外界季节更迭的影响,仿佛永远处于春天之中。接着,“隐沦何必为逃秦”一句,借古喻今,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并非为了逃避现实,而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祗应榴洞赠花者,便是桃源种树人”两句,运用了桃花源的典故,暗示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认为真正的隐士不仅在物质上有所馈赠,更在于精神上的播种与传承。

“丹荔枝头星灿烂,白云峰顶玉嶙峋”描绘了东山大乘寺周围环境的壮丽与清幽,丹荔果实如星辰般璀璨,白云覆盖的山峰则显得高洁而峻峭。这样的景致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赞美。

最后,“主公留客非无意,端为出山多世尘”两句,表达了主人邀请客人并非出于偶然,而是为了让客人暂时远离尘世的纷扰,体验到山林间的宁静与纯净。这一邀请,既是对客人的一种礼遇,也是对隐逸生活的推崇。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深情赞颂,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写雾轩叠旧韵

高不畏风双髻鬟,偶来登眺辄心閒。

旧题在壁几行绿,晓日横窗一抹殷。

松老龙鳞皆合抱,山连螺黛自回环。

炼师苦习长生术,谁肯观空出宇寰。

(0)

题余省菊花

如是空非色,谁教铅粉施。

能知花外趣,堪作画中诗。

露朵盈盈际,风枝洒洒时。

落英如可啜,何必学安期。

(0)

七月朔日作

昨过立秋日,今为孟秋朔。

飒籁荡宇净,徂云傍山逴。

池馆炎将谢,林泉兴可托。

晨兴倚轩楹,极目盼寥廓。

尘坱千里涤,况复雨旸若。

西成其可望,念此予心绰。

帘閒引飔清,几净含毫邈。

何以酬新序,曰惟读书乐。

(0)

偶作秋英八种各题以诗·其四桂

馥馥月中香,裳裳槛外黄。

姮娥酬白帝,天酒复天粮。

(0)

清音斋

旷宇徘徊独畅情,耳谋目观两无营。

山如净体无馀净,泉是清音中最清。

竹里数篇依籁读,溪边孤艇破烟撑。

近来稍得愁眉放,露色风光卜顺成。

(0)

题王振鹏龙池竞渡图·其二

龙骧惯弄水龙舟,教战昆明古有由。

齐赴锦标难夺得,五云高拥宝津楼。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