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不畏风双髻鬟,偶来登眺辄心閒。
旧题在壁几行绿,晓日横窗一抹殷。
松老龙鳞皆合抱,山连螺黛自回环。
炼师苦习长生术,谁肯观空出宇寰。
高不畏风双髻鬟,偶来登眺辄心閒。
旧题在壁几行绿,晓日横窗一抹殷。
松老龙鳞皆合抱,山连螺黛自回环。
炼师苦习长生术,谁肯观空出宇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山林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之静。
首联“高不畏风双髻鬟,偶来登眺辄心閒”,开篇即以“双髻鬟”比喻山峰,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的高耸入云,不惧风浪,同时点明了诗人偶然登高远眺的情境,心境随之变得宁静闲适。
颔联“旧题在壁几行绿,晓日横窗一抹殷”,进一步描绘了山中景色,旧时的题字依稀可见,映衬着绿色的背景,晨光透过窗户洒下,留下一抹殷红,色彩对比鲜明,富有层次感,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颈联“松老龙鳞皆合抱,山连螺黛自回环”,通过“老松”和“螺黛”(一种青黑色的矿物颜料)的描绘,展现了山林的古老与深邃,松树的枝干如同龙鳞般粗壮,山峦连绵起伏,仿佛螺黛般环绕,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尾联“炼师苦习长生术,谁肯观空出宇寰”,则转而探讨了修行与超脱的主题。炼师致力于修炼长生不老之术,表达了对生命永恒的追求。然而,在这纷扰的世界中,又有谁能真正放下尘世的束缚,跳出宇宙的范畴,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超脱呢?这一问,引人深思,既是对修行者的赞美,也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语言优美,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