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月帘虚,箭波帆远,平居画阁愁独。
胜友乍集,广席夜设,落九天珠玉。
东风十里金陵路,每隔江闻曲。
庭花梦里,清籁引、约略琵琶场屋。
暗触樽前百感,畹兰芳近,何处汀洲绿。
尽倦客归来,闲情分付,与涛松烟竹。
徵角重翻,河山无恙,脉脉凭高目。翳明烛。
期百五、好春看足。
璧月帘虚,箭波帆远,平居画阁愁独。
胜友乍集,广席夜设,落九天珠玉。
东风十里金陵路,每隔江闻曲。
庭花梦里,清籁引、约略琵琶场屋。
暗触樽前百感,畹兰芳近,何处汀洲绿。
尽倦客归来,闲情分付,与涛松烟竹。
徵角重翻,河山无恙,脉脉凭高目。翳明烛。
期百五、好春看足。
这首《倾杯·市楼会客》由清代词人陈匪石所作,描绘了一幅在市楼中会客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文人情怀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开篇“璧月帘虚,箭波帆远”,以月光如璧、窗帘空虚、波浪如箭、帆影远去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忧愁。接着,“平居画阁愁独”一句直接点明了主人公身处画阁中的孤独之感,为整首词奠定了情感基调。
“胜友乍集,广席夜设,落九天珠玉”描绘了一场盛大的聚会,宾客云集,夜宴华美,如同九天之上的珠玉洒落人间,既展现了聚会的豪华与热闹,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对友情的渴望与珍惜。
“东风十里金陵路,每隔江闻曲”则通过景物描写,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充满诗意的江南水乡之中,春风十里,江水悠悠,远处传来悠扬的乐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意境。
“庭花梦里,清籁引、约略琵琶场屋”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梦境般的氛围,庭中之花仿佛是主人公心中的梦想,清风细语,仿佛是远方传来的琵琶声,将现实与梦境交织在一起,增加了词作的层次感。
“暗触樽前百感,畹兰芳近,何处汀洲绿”表达了主人公在酒樽前触及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畹兰的芳香与远处绿意盎然的汀洲形成对比,既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是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尽倦客归来,闲情分付,与涛松烟竹”则是对归家之人的深情寄语,倦游之人归来,将闲适之情寄托于涛声、松林与烟雾缭绕的竹林之中,寻找心灵的慰藉。
“徵角重翻,河山无恙,脉脉凭高目”表达了对历史与自然的感慨,即使时光流转,河山依旧,主人公依然怀揣着对过去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期待,凝视远方。
“翳明烛。期百五、好春看足”则是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尽管眼前有阴影,但心中有光明,期待着下一个春天的到来,能够尽情欣赏大自然的美好。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主人公在繁华与孤独之间的心境变化,以及对友情、自然和未来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正宝香残,重帘静,飞鸟时惊花铎。
沈思前梦去,有当时老泪,欲弹还阁。
太一宫墙,菩提寺路,谁管纷纷开落。
心情浑何似,似琵琶马上,晓寒沙漠。
想筝雁频移,钏金度瘦,素肌清削。相思无奈著。
重访旧、谁遣车生角。
暗记省、刘郎前度,杜牧三生,为何人、顿乖芳约。
试把菱花拭,愁来处、鬓丝先觉。念幽独、成荒索。
何日重见,错拟扬州骑鹤,绿阴不妨细酌。
刚迎新岁至,俄惊岁复分。
烧灯明万户,爆竹响千门。
愁对梅花咏,强将柏叶吞。
经年心底事,明日付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