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诗二首·其二》
《咏史诗二首·其二》全文
魏晋 / 阮瑀   形式: 古风

燕丹善勇士,荆轲为上宾。

图尽擢匕首,长驱西入秦。

素车驾白马,相送易水津。

渐离击筑歌,悲声感路人。

举坐同咨嗟,叹气若青云。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古代忠义之士荆轲刺杀秦王的英勇事迹,通过对燕丹和荆轲豪迈情操的颂扬,抒发了诗人对于英雄气概的赞美与怀念。首句“燕丹善勇士,荆轲为上宾”即点明主题,燕丹之所以善,是因为有像荆轲这样的勇士和上宾。

接下来的“图尽擢匕首,长驱西入秦”展示了荆轲刺杀秦王的决心与行动。这里的“图尽”,指的是谋划已定,意志坚决;“擢匕首”,则是抽出匕首,准备动手,表现了荆轲行刺前的从容与果断。

“素车驾白马,相送易水津”一句,则转向了荆轲临行时的情景。素车白马,是一种简洁而又不失威严的装饰,而“相送易水津”,则是燕丹等人在易水之滨为荆轲送行,表达了一种深情厚谊。

“渐离击筑歌,悲声感路人”此句中,“渐离击筑歌”,指的是荆轲一行人马随着离别的进行,唱起了激昂的歌曲,而这种歌声却带着哀伤之情,足以“悲声感路人”,让听者也跟着感到悲凉。

最后,“举坐同咨嗟,叹气若青云”则是送行的人们在荆轲远去之后的共同感慨。他们对于荆轲壮志未酬身死的哀叹,声如潮水,叹息之声高亢,如同青云一般,在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艺术再现,不仅展示了荆轲的英雄气概,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对于忠义行为的高度评价和深切怀念。

作者介绍
阮瑀

阮瑀
朝代:魏晋   字:元瑜   籍贯:东汉末陈留尉氏   生辰:约165—212

阮瑀(约165—212年),字元瑜,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市尉氏县)人,汉魏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所作章表书记很出色,当时军国书檄文字,多为阮瑀与陈琳所拟。名作有《为曹公作书与孙权》。诗有《驾出北郭门行》,描写孤儿受后母虐待的苦难遭遇,比较生动形象。年轻时曾受学于蔡邕,蔡邕称他为“奇才”。后徙为丞相仓曹掾属。诗歌语言朴素,往往能反映出一般的社会问题。
猜你喜欢

闻野有饥殍感叹

豌豆斩新绿,樱桃烂熟红。

一年春色过,大半雨声中。

仆野伤饥殍,祈天愿岁丰。

有谁捐白粲,相伴减青铜。

(0)

海棠

柔条还自立,绝色所不斗。

昂然气格高,下视群卉陋。

(0)

金陵驿

铁瓮高资只半程,柴沟晓发暮金陵。

莫言三宿何濡滞,已觉匆匆役此生。

(0)

筑径

入门一径小纡回,百本芙蓉手自栽。

寄语后来须善护,三年犹及见三开。

(0)

四代好/宴清都

翠幕东风早。兰窗梦,又被莺声惊觉。

起来空对,平阶弱絮,满庭芳草。厌厌未忺怀抱。

记柳外、人家曾到。

凭画阑、那更春好花好,酒好人好。

春好尚恐阑珊,花好又怕,飘零难保。

直饶酒好□渑,未抵意中人好。相逢尽拼醉倒。

况人与、才情未老。又岂关、春去春来,花愁花恼。

(0)

汤泉·其二

山半炎泉涌不停,阴阳为炭自熏蒸。

天公不许杨妃见,留待年年浴众僧。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