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夕翻书卷,依然理不分。
鸟曾深夜语,钟到五更闻。
映竹无全月,横窗只断云。
素怀犹未析,曙色乱溪濆。
竟夕翻书卷,依然理不分。
鸟曾深夜语,钟到五更闻。
映竹无全月,横窗只断云。
素怀犹未析,曙色乱溪濆。
此诗《不寐》由明代诗人寂观所作,描绘了一幅深夜难眠,思绪万千的画面。
首句“竟夕翻书卷”,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在长夜中翻阅书籍的情景,表现了其内心的孤独与寻求知识的渴望。接着,“依然理不分”一句,道出了在深思熟虑之后,仍然感到思绪纷乱,无法理清头绪的状态,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和困惑。
“鸟曾深夜语,钟到五更闻”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深夜鸟鸣与五更钟声的清晰可闻,反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寂静与孤独,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难以入眠的漫长。
“映竹无全月,横窗只断云”描绘了窗外的景色,月光被竹影遮挡,只能看到部分,而窗前则只有零散的云朵横斜,形象地展现了夜晚的朦胧与静谧,也寓意着主人公思绪的飘忽不定。
最后,“素怀犹未析,曙色乱溪濆”表达了诗人对内心深处情感的探索仍未有结果,黎明时分的光线扰乱了溪边的景象,仿佛是对未来方向的迷茫与不确定。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夜难眠时的复杂心境,以及对自我理解与外界环境的深刻感知。
一山崛起一山伏,三十三山都在目。
春申之渊延陵碑,千古风流耀江簏。
我生少小客幽燕,太行恒岳思跻巅。
今来故乡览山水,江花江鸟相新鲜。
却恨沧桑经世乱,山水犹存风景换。
浮远亭空起暮烟,秦望峰青迷古观。
望气郁郁复苍苍,江岸巉岩江水长。
不信此中竟寂寞,百年人物成天荒。
君不见,鹅鼻湾前怒涛怒,天险金汤国恃固。
莫使千秋吊古人,徒向江头眺云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