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铩危巢鸾,还絷涸泽龙。
白日不还寿,阅世情已穷。
抱怀一寸腑,格之天可通。
胡为镜在奁,与照皆濛濛。
草木有光彩,川岳难恃功。
至圣习食息,下视愚民同。
轩轾讵因貌,静当叩其宗。
孰铩危巢鸾,还絷涸泽龙。
白日不还寿,阅世情已穷。
抱怀一寸腑,格之天可通。
胡为镜在奁,与照皆濛濛。
草木有光彩,川岳难恃功。
至圣习食息,下视愚民同。
轩轾讵因貌,静当叩其宗。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以及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首先,诗中将“鸾”与“龙”置于“危巢”与“涸泽”之中,象征着英雄或杰出人物在逆境中的挣扎与困顿,暗示了命运的不公与人生的艰难。
接着,“白日不还寿,阅世情已穷”两句,直抒胸臆,感叹生命的短暂与世事的沧桑,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人生意义的追问。随后,诗人以“抱怀一寸腑,格之天可通”表达了一种内心的坚持与对超越世俗的渴望,认为只要心存正念,便能与天地相通。
“胡为镜在奁,与照皆濛濛”则以镜子为喻,讽刺了社会中存在的一种现象——人们虽然拥有自我反省的机会(如同镜子一般),但实际上却无法清晰地认识自己或他人,暗示了社会的盲目与无知。
“草木有光彩,川岳难恃功”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美好与伟大,同时也提醒人们不应过分依赖外在的事物或成就,而应珍惜内在的品质与精神追求。
最后,“至圣习食息,下视愚民同”表达了对圣贤智慧的崇敬,认为真正的智者能够洞察世事,与普通民众并无本质区别,强调了智慧和平等的重要性。“轩轾讵因貌,静当叩其宗”则指出评价事物不应仅凭表面,而应深入本质,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社会和人性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道德、智慧等主题的独到见解,充满了哲理性和启示性。
耆寿彫零尽,伤心一咏诗。
典刑存后进,风槩想当时。
有美乡邦彦,真为俊秀师。
赋梅才自远,渡蚁庆犹遗。
赤县官初试,青云誉早驰。
高阳留惠爱,仁寿振纲维。
鳏寡频流涕,权豪愧俛眉。
阳城书考下,颜驷转官迟。
海畔佥厅擢,江南贰守推。
铨评方少惬,公鬓已如丝。
守制还乡里,投簪访故知。
邹阳虽系狱,公冶竟无私。
未尽鹍鹏乐,俄兴鵩鸟悲。
归神馀马鬣,传世有麟儿。
忆昔叨京宦,曾经仰令仪。
抵家公不见,怀旧泪空垂。
寂寞生刍奠,凄凉有道碑。
松楸频注目,翔鸟下高枝。
五月天方暑,端居汗似浆。
君行胡汲汲,使我意茫茫。
惜别情难巳,衔恩恨岂忘。
先公开棨戟,贱子侍门墙。
礼过惟呼字,才微许擅场。
君时方弱冠,颜色美清扬。
设醴情偏厚,论文兴未央。
暌违惊岁月,今昔痛存亡。
雅望虚丹棘,新阡吊白杨。
薤歌空涕泪,刍奠阻关梁。
鹗荐恢庭训,鸾飞入帝乡。
萍蓬怜邂逅,弓冶见辉光。
垂翅云霄远,归鞭道路长。
别怀方浩渺,时事倍凄凉。
四海豺狼满,千秋凤鸟藏。
偃戈空屈指,漂杵几沾裳。
济世须英俊,逢时贵激昂。
到家先展墓,调膳日升堂。
竹简功须进,棠花色并芳。
二年齐旦暮,万里看腾骧。
《送王大归通渭》【明·何瑭】五月天方暑,端居汗似浆。君行胡汲汲,使我意茫茫。惜别情难巳,衔恩恨岂忘。先公开棨戟,贱子侍门墙。礼过惟呼字,才微许擅场。君时方弱冠,颜色美清扬。设醴情偏厚,论文兴未央。暌违惊岁月,今昔痛存亡。雅望虚丹棘,新阡吊白杨。薤歌空涕泪,刍奠阻关梁。鹗荐恢庭训,鸾飞入帝乡。萍蓬怜邂逅,弓冶见辉光。垂翅云霄远,归鞭道路长。别怀方浩渺,时事倍凄凉。四海豺狼满,千秋凤鸟藏。偃戈空屈指,漂杵几沾裳。济世须英俊,逢时贵激昂。到家先展墓,调膳日升堂。竹简功须进,棠花色并芳。二年齐旦暮,万里看腾骧。
https://shici.929r.com/shici/w9rNz6D2D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