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路人稀岁已残,过桥急水下风滩。
压江万筱一帘出,照面玉峰千丈寒。
泛泛夕光生远浦,沈沈蓑影落渔竿。
夜来倘有初梅梦,月角罗浮控鹤看。
客路人稀岁已残,过桥急水下风滩。
压江万筱一帘出,照面玉峰千丈寒。
泛泛夕光生远浦,沈沈蓑影落渔竿。
夜来倘有初梅梦,月角罗浮控鹤看。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雪后,诗人行舟于钱清江上所见之景,充满了宁静与清冷之美。
首联“客路人稀岁已残,过桥急水下风滩。”描绘了冬末时节,行人稀少,岁月将尽,诗人独自过桥,急流的河水在风中奔腾,营造了一种孤寂而寒冷的氛围。
颔联“压江万筱一帘出,照面玉峰千丈寒。”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冷。江面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冰霜,仿佛是万千细竹从帘幕中透出,而对面的山峰则如同玉峰,矗立在寒风之中,千丈之高,给人一种凛冽的感觉。
颈联“泛泛夕光生远浦,沈沈蓑影落渔竿。”描述了夕阳西下,余晖洒在远处的河滩上,渔夫们穿着蓑衣的身影映在水面,与渔竿一同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
尾联“夜来倘有初梅梦,月角罗浮控鹤看。”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想象。即使夜晚来临,他仍希望能在梦中见到初开的梅花,甚至幻想自己能乘鹤飞往罗浮山,观赏那里的梅花盛开之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江面的静谧与寒冷,以及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
今日定复热,月落色亦红。
东方垂欲明,忽被林雾浓。
已有牧牛儿,出没黯淡中。
暗行三十里,兀兀视马鬃。
天宇悉已白,始见真秋容。
宿鹭起空际,鸣雀出林丛。
何所最可喜,稻熟岁粗丰。
人世强食弱,生生终不穷。
干戈汹海宇,幸存兹老农。
古来几魏徵,死为田舍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