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道高眠昼掩关,南冈北岭几曾閒。
隰桑已作虾䗫眼,山笋时窥虎豹斑。
一味懒堪医传僻,五穷技不害诗孱。
著身何幸山岩里,多阅人间百险艰。
漫道高眠昼掩关,南冈北岭几曾閒。
隰桑已作虾䗫眼,山笋时窥虎豹斑。
一味懒堪医传僻,五穷技不害诗孱。
著身何幸山岩里,多阅人间百险艰。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隐逸生活的意境,诗人方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享受山中宁静生活的心情。
“漫道高眠昼掩关”一句,设置了一个悠闲自得的场景,昼夜不分,门窗紧闭,这种生活状态反映出诗人对外界的隔绝和内心的淡泊。接着,“南冈北岭几曾閒”表明诗人的居所四周是自然山川,闲适而不与世俗接触。
“隰桑已作虾䗫眼,山笋时窥虎豹斑”两句,则通过对自然界生灵的细观,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亲近感受和生活的自在。隰桑(即野桑)成长为可以遮蔽小动物眼睛般大小,这里作为隐喻,说明诗人的生活同样被大自然所包围;山笋指的是竹林中的竹枝,时而窥见虎豹斑纹,也是对自然界中生命活动的观察。
“一味懒堪医传僻,五穷技不害诗孱”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功名利禄的淡漠。他宁愿过一种简朴、闲适的生活,也不愿追求那些可能带来烦恼和束缚的外在成就。
最后,“著身何幸山岩里,多阅人间百险艰”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能够脱离世俗纷争,得以安居于山中所感到的幸福之情。同时,这种生活也让他更能洞察人间的种种艰难。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神心遗魏阙,中想顾汾阳。
肃景怀辰豫,捐玦剪山糃。
时惟清夏始,云景暧含芳。
月阴洞野色,日华丽池光。
草合亭皋远,霞生川路长。
端坐闻鹤引,静瑟怆复伤。
怀哉泉石思,歌咏郁琼相。
春塘多迭驾,言从伊与商。
衮职眷英览,独善伊何忘。
愿辍东都远,弘道侍云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