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坟经北郭,拂面尽西风。
伞逐飞禽舞,人从曲径通。
老牛眠竹巷,村妇爨林丛。
饮罢农家酒,孤城落日红。
扫坟经北郭,拂面尽西风。
伞逐飞禽舞,人从曲径通。
老牛眠竹巷,村妇爨林丛。
饮罢农家酒,孤城落日红。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扫墓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自然风光。首句“扫坟经北郭,拂面尽西风”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扫墓者穿越北郊的情景,西风吹拂,既渲染了清明时节特有的氛围,也暗示了扫墓者的内心情感。接着,“伞逐飞禽舞,人从曲径通”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扫墓途中的一幕,伞随风舞动,人行于蜿蜒的小路,不仅表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映射出扫墓者内心的宁静与虔诚。
“老牛眠竹巷,村妇爨林丛”描绘了一幅乡村生活的温馨画面,老牛在竹巷中安然入睡,村妇在林丛间忙碌着,这样的场景充满了田园诗意,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平和与和谐。最后,“饮罢农家酒,孤城落日红”则以酒后的欢聚和夕阳的余晖收尾,既体现了扫墓后人们相聚的喜悦,又以“孤城落日红”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离愁别绪,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明扫墓时的自然景观、乡村生活以及人们的情感状态,是一幅生动而富有情感的画面。
晨兴振烦襟,怅言临清河。
俯视河水流,去去无回波。
人生如梦寐,得失常苦多。
潜鳞思漼渊,翔鸟恋故柯。
维物知所止,独奈世人何。
君为巢由隐,洗耳矢靡他。
养道日游咏,考槃云在阿。
白云长共栖,紫芝时复歌。
愿言往从君,吁嗟乎蹉跎。
花溪地偏多酷热,十载已来无此雪。
遂令禾稼成焦枯,复有蟊虫食根节。
李侯坐鼓春风琴,雪花献瑞随人心。
玄冥剪水成六出,翻江倒海驱群阴。
远山近山银壁立,大树小树瑶云集。
平地俄惊一尺馀,薄暮纷纷飞转急。
空山彻夜狐狸号,狡兔三窟安能逃。
乾坤肃杀回正气,蚤觉眼界明秋毫。
田夫农父愁颜破,典衣沽酒更相贺。
来岁还书大有年,鼓腹嬉游免饥饿。
当年田里无咨嗟,汉二千石何须誇。
县庭岂用事鞭朴,租赋容易供王家。
泰和乃由天子圣,玉烛精调顺时令。
百司效职宜愈勤,从今屡见休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