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坐对瓶供,新年七日逢。
风声喧鸟语,晴色照溪容。
投老无他事,看山有短筇。
数椽遗构在,长得寄疏慵。
匡坐对瓶供,新年七日逢。
风声喧鸟语,晴色照溪容。
投老无他事,看山有短筇。
数椽遗构在,长得寄疏慵。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新年七日时的静谧生活场景,充满了自然与内心的和谐之美。
首句“匡坐对瓶供”,以“匡坐”形容诗人正襟危坐,面对着瓶中供奉之物,营造出一种庄重而肃穆的氛围。接着,“新年七日逢”点明时间背景,新年之际,诗人迎来了第七天,这一时刻的特殊性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节日的喜庆色彩。
“风声喧鸟语,晴色照溪容”两句,通过声音和视觉的双重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风声与鸟鸣交织,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而晴朗的阳光则将溪水映照得格外清澈明亮,两者相互映衬,呈现出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命力的画面。
“投老无他事,看山有短筇”表达了诗人晚年生活的闲适与淡泊。在年岁渐长之后,诗人似乎已无其他烦忧之事,仅以观赏山景为乐,手持短杖,悠然自得。这种简朴而纯粹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最后,“数椽遗构在,长得寄疏慵”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几间老旧的房屋虽非豪华,但足以让诗人在此安放他的疏懒与悠闲。这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更是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展现出诗人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思意味的佳作。
杏园北寺题名日,数到如今四十年。
点检生涯与官职,一茎野竹在身边。
一被浮名误,旋遭白发侵。
裴回恋明主,梦寐在秋岑。
遇物唯多感,居常只是吟。
待时钳定口,经事压低心。
辛苦文场久,因缘戚里深。
老迷新道路,贫卖旧园林。
晴赏行闻水,宵棋坐见参。
龟留闲去问,僧约偶来寻。
望喜潜凭鹊,娱情愿有琴。
此生如遂意,誓死报知音。
上德怜孤直,唯公拔陆沈。
丘山恩忽被,蝼蚁力难任。
作鉴明同日,听言重若金。
从兹更无限,翘足俟为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