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望陂湖一望平,当年地志岂虚名。
微茫远树山同出,破碎层云日斗明。
更著百千寒雁叫,偏宜三四旅帆征。
疏帘揭起从风入,要洗频年郁滞情。
平望陂湖一望平,当年地志岂虚名。
微茫远树山同出,破碎层云日斗明。
更著百千寒雁叫,偏宜三四旅帆征。
疏帘揭起从风入,要洗频年郁滞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对远方和自由的心向往。"平望陂湖一望平",开篇便以广阔视野展示了湖光山色的辽阔之美,陂湖之名非虚,显示出作者对这片土地的深情。接着"微茫远树山同出,破碎层云日斗明",诗人眼中远处的树木与山峦交织在一起,与天空相辉映,层层叠叠的云朵被阳光照得七零八落,显现出大自然的无穷变化。
"更著百千寒雁叫,偏宜三四旅帆征",诗人听到了成群结队的寒鸦在呼啸,这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一种季节感和行旅的氛围。"偏宜三四旅帆征"则表达出对自由飞翔、远行的向往,尤其是对于那些年轻有为的人来说,更适合他们扬帆远航,追求自己的梦想。
最后两句"疏帘揭起从风入,要洗频年郁滞情",诗人似乎在告别,他掀开窗棂,让清新之风拂面,而这不仅是身体上的沐浴,更是心灵上的洗涤,希望能够抚平积压已久的忧虑与不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远行以及心灵清净的深切向往。
动地东风起。画桥西、绕溪桑柘,漫山桃李。
寂寂墙阴苍苔径,犹印前回屐齿。
惊岁月、飙驰云驶。
太息攀翻长亭树,是先生、手种今如此。
君不乐,欲何俟。傍人错会渊明意。
笑斯翁、皇皇汲汲,登山临水。
佳处径呼篮舆去,彷佛柴桑栗里。
从我者、门生儿子。
尝试平章先贤传,屈原醒、不似刘伶醉。
拼酩酊,卧花底。
四朝遗老,须眉白、巧历不知其纪。
真唤九重为座主,肯谒侯门王邸。
晚会耆英,未论爵德,乡曲无如齿。
酒酣度曲,妙音久不闻此。
堪叹化鹤重来,但累累华表,旧人存几。
散尽黄金,留箧中团扇,怕秋风起。
结绮歌阑,披香宴悄,放出深宫里。
颠毛虽秃,尚堪封管城子。
先生避谤山栖,戒门不纳高轩客。
谁欤来者,吟诗张碧,诙谐侯白。
礼数由他,谢郎著帽,王郎穿屐。
且问花随柳,举杯邀月,那须预、人家国。
香案旁边供职。鸟飞空、何曾留迹。
臞翁铁汉,两贤安在,百夫之特。
但愿王师,早俘颉利,早禽长狄。
便太平无事,卖薪沽酒,骑牛腰笛。
先生放逐方归,不如前辈抽身早。
台郎旧秩,看来俗似,散人新号。
起舞非狂,行吟非怨,高眠非傲。
叹终南捷径,太行盘谷,用卿法、从吾好。
闭了草庐长啸。后将军来时休报。
床头书在,古人出处,今人非笑。
制个淡词,呷些薄酒,野花簪帽。
愿云台任满,又还因任,赛汾阳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