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张真人》
《挽张真人》全文
明 / 王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忆昔瑶京相见日,许同仙籍注清班。

遽闻驭气游无极,不复焚香授大还。

笙鹤逍遥三岛上,楼台缥缈九霄间。

世人空自藏遗翰,邈矣高风不可攀。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绂为悼念张真人所作,通过对昔日与张真人在瑶京相会的美好回忆,以及张真人驾鹤西去后留下的仙风道骨,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其高尚品德的赞美。

首句“忆昔瑶京相见日”,诗人追忆起与张真人在仙境瑶京初遇的情景,充满了温馨与喜悦。接着,“许同仙籍注清班”一句,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张真人一同位列仙班,共享仙界的美好愿景。

然而,“遽闻驭气游无极,不复焚香授大还”两句,却揭示了张真人驾鹤升天的消息,让诗人感到无比的震惊与哀痛。张真人的离去,如同仙界的门扉关闭,再也无法回到那充满仙风道骨的世界。

“笙鹤逍遥三岛上,楼台缥缈九霄间”描绘了张真人驾鹤游历三岛,楼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的仙境景象,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而“世人空自藏遗翰,邈矣高风不可攀”则表达了对张真人高尚品德的敬仰之情,认为他的遗作虽珍贵,但其高尚的风范却难以企及,令人仰望。

整首诗通过回忆与感慨,不仅表达了对张真人的深切怀念,也体现了诗人对仙风道骨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高尚品德的崇尚与敬仰。

作者介绍
王绂

王绂
朝代:明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猜你喜欢

寄赵菊东山长三首·其三

胡为此不采,却采泮水芹。

圣人望鲁念,彼黍车辚辚。

馀泽孟孙氏,管商何足论。

新畬有陈根,犹是丰芑春。

(0)

上严廉访十首·其七

汉兴历数世,兹事竟未遑。

一绝不复续,千载重慨慷。

房魏辅贞观,汗沈空流浆。

开宝袭唐陋,仪俨负义方。

(0)

剑阁

剑岭排峰鸟过迟,蜀贪秦诈事堪悲。

若为社稷思长计,肯把干将自倒持。

(0)

满庭芳.丁未生朝和韵酬表弟武公望

五甲科名,半生蹭蹬,胸中可谓忘奇。

荣华外物,算岂是人为。

自有吾身事业,最难得、□养亲时。

萱堂好,紫鸾重诰,寿与岳山齐。

世间,欢乐事,争名蜗角,伐性蛾眉。

谩须臾变化,苍狗云衣。

那似千秋寿母,功名事、分付吾儿。

从今去,捧觞戏彩,双绶更相宜。

(0)

点绛唇·其二赠别李唐卿

秋兴连天,又还不分秋光老。莼鲈犹好。

莫落秋归后。有底从人,上马皆东首。君知否。

阳关三奏。消黯情多少。

(0)

青玉案·其二重九忆罗舜举

家山此去无多路。久没个、音书去。

一别而今佳节度。

黄花开未,白衣到否,篱落荒凉处。

峥嵘岁月还秋暮。空腹便便无好句。

菊意愆期浑未许。

那堪惹恨,年来此日,长是潇潇雨。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