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竹深处为刘孟功题》
《竹深处为刘孟功题》全文
明 / 王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万竿森立草堂前,门巷迂回小径穿。

席展翠阴留客醉,诗题玉节许僧镌。

未秋已觉凉生袂,清夜那知月在天。

老我情怀怕萧索,却疑风雨若为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竹林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林中的生活情趣与诗人的情感世界。

首联“万竿森立草堂前,门巷迂回小径穿”以“万竿”形容竹林之茂盛,竹子挺拔直立,映衬着草堂,营造出一种幽静深远的氛围。门巷曲折,小径蜿蜒,增添了空间的层次感和探索的乐趣。

颔联“席展翠阴留客醉,诗题玉节许僧镌”描绘了竹林中的生活场景。翠绿的竹荫下,宴席铺开,邀请宾客共饮畅谈,享受自然的馈赠。同时,诗人还允许僧人在此留下诗句,体现了对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

颈联“未秋已觉凉生袂,清夜那知月在天”进一步渲染了竹林的清凉与宁静。虽未到秋天,但微风拂过,衣袖间已感受到凉意;夜晚,月光洒满竹林,一片清辉,让人忘却尘世的烦恼。

尾联“老我情怀怕萧索,却疑风雨若为眠”表达了诗人面对岁月流逝、人生老去的感慨。他害怕孤独与萧条,甚至在想象中,连风雨也似乎不愿打扰这片宁静的竹林,希望它能永远保持这份美好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林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文化传承的尊重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绂

王绂
朝代:明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猜你喜欢

句·其四

梅花过岭路,桃叶渡江船。

(0)

卜居

圯上求西舍,隆中买北邻。

种花行造化,移竹试经纶。

(0)

句·其二十五

可能宴坐即宴坐,待全静无全静时。

(0)

秋雨感事

苦雨荒秋宅,寒生木叶悲。

半垂藤护壁,中缺蔓穿篱。

书校时开帙,壶提日系丝。

儒冠吾已误,何责五男儿。

(0)

复用韵

史奏德星今复聚,乡评月旦昔何惊。

颍川人望须公守,荀氏家声付此兄。

湖影龟鱼同聚散,棠阴燕雀半生成。

若为修禊无丝竹,古调新诗唱渭城。

(0)

景祐祭文宣王庙六首.奠币用《明安》

一王垂法,千古作程。有仪可仰,无德而名。

齐以涤志,币以达诚。礼容合度,黍稷非馨。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