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龙孙满地生,未曾出土节先成。
可怜无个伶伦眼,尽日垂垂独自清。
春到龙孙满地生,未曾出土节先成。
可怜无个伶伦眼,尽日垂垂独自清。
这首诗名为《画竹十一首(其六)》,是元代画家吴镇的作品。诗中描述了春天到来时竹笋生机勃勃的景象,"春到龙孙满地生","龙孙"比喻竹笋,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竹子在春天破土而出的场景。接下来的"未曾出土节先成",则赞美了竹子坚韧不拔的精神,即使未完全露出地面,其节节高升的态势已经显现。
诗人感叹道:"可怜无个伶伦眼",这里的"伶伦眼"可能指的是能识珠的眼力或欣赏美的眼光,诗人惋惜没有像伶伦那样的人来欣赏这满地的春笋之美。最后一句"尽日垂垂独自清",通过描绘竹子独自清秀的姿态,表达了诗人对竹子孤芳自赏、清高品格的赞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竹子为载体,寓言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吴镇作为元代文人画家,他的诗画作品常常蕴含深厚的文化意蕴和哲理。
去年弭棹龙江市,曾瞻故人衡宇。
树隔琴床,芸香书屋,捣药时鸣清杵。壶签报午。
想频拂词笺,闲修花谱。
如此幽闲,雅宜连榻听风雨。多君曳裾相府。
纵风流文采,终带清苦。
借筋筹帷,持杯说剑,长历汉台秦础。寻幽访古。
便后约须期,细论重与。岁晚山中,茯苓还共煮。
马上貂裘裂。料明妃、几番回首,旧家陵阙。
留得胡沙千年恨,写入冰弦四列。
想历遍、关河风雪。
弹动伊凉哀怨曲,把梨园风韵都消歇。
南部乐,向谁说。多情只记潇湘瑟。
纵而今、宫移羽换,此怀难竭。
便有传来中原谱,终带穹庐烟月。
甚长是、未歌先咽。
顾曲周郎今已矣,满江南谁是知音客。
人世事,几圆缺。
南鬓星霜,两脚风尘,老矣吾生。
记燕山晓别,雪中驱马,秦淮夜泊,月下闻筝。
独雁辞秋,孤灯听雨,身在江湖轻利名。
从今算,又十年心事,屈指堪惊。天开五十昌龄。
人道是、南方一寿星。
向虹桥影下,应期乌鹊,冰丝弹处,访旧湘灵。
税地栽花,解貂当酒,此去情怀尚可能。
明年也,盼梨花消息,岭表归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