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貂裘裂。料明妃、几番回首,旧家陵阙。
留得胡沙千年恨,写入冰弦四列。
想历遍、关河风雪。
弹动伊凉哀怨曲,把梨园风韵都消歇。
南部乐,向谁说。多情只记潇湘瑟。
纵而今、宫移羽换,此怀难竭。
便有传来中原谱,终带穹庐烟月。
甚长是、未歌先咽。
顾曲周郎今已矣,满江南谁是知音客。
人世事,几圆缺。
马上貂裘裂。料明妃、几番回首,旧家陵阙。
留得胡沙千年恨,写入冰弦四列。
想历遍、关河风雪。
弹动伊凉哀怨曲,把梨园风韵都消歇。
南部乐,向谁说。多情只记潇湘瑟。
纵而今、宫移羽换,此怀难竭。
便有传来中原谱,终带穹庐烟月。
甚长是、未歌先咽。
顾曲周郎今已矣,满江南谁是知音客。
人世事,几圆缺。
这首元末明初词作《贺新郎·其一》是邵亨贞所作,以王昭君出塞的历史典故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知音难觅的感慨。词中通过“马上貂裘裂”描绘了昭君离别故土时的凄凉景象,她频频回首,满含对家园的深深怀念。词人运用“胡沙千年恨”、“冰弦四列”等意象,渲染了边塞的荒凉与昭君的哀愁。
“伊凉哀怨曲”和“梨园风韵”暗示了音乐的悲凉,昭君的遭遇使得昔日宫廷音乐的繁华不再,只剩下了南部地区的挽歌,无人能懂。接下来的“潇湘瑟”和“宫移羽换”则寓言了时代的更迭,即使有新的音乐流传,也无法抚慰昭君的内心创伤。
词的结尾部分,词人感叹“顾曲周郎今已矣”,暗指知音难觅,如同当年的周瑜已不在,江南再无理解昭君的人。最后以“人世事,几圆缺”收束,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沧桑,以及对知音的深深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昭君故事的巧妙借用,寄寓了词人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