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读屈骚语,怅然怀远游。
空山高卧日慵起,对此宛历江湖秋。
重汀回抱别淑隐,洞庭木落湘妃愁。
不将巧趣混天真,寒林杳霭迷烟氛。
凫翳散乱已冥邈,渔舍两三知几春。
江南此景兴莫比,霜冷蒹葭长新水。
长松影落空籁鸣,小艇残阳归雁尾。
吴网近著风霆脉,云笈深藏窥莫得。
野渚平川忆故园,林原入梦经年隔。
顾我曾追老画师,层峦叠嶂探幽奇。
荆门雅澹推董李,隋珠定价今谁知。
明日京华理归浆,空阔神情梦中想。
月际潮生晚思多,菰蒲过雨寒风响。
曾读屈骚语,怅然怀远游。
空山高卧日慵起,对此宛历江湖秋。
重汀回抱别淑隐,洞庭木落湘妃愁。
不将巧趣混天真,寒林杳霭迷烟氛。
凫翳散乱已冥邈,渔舍两三知几春。
江南此景兴莫比,霜冷蒹葭长新水。
长松影落空籁鸣,小艇残阳归雁尾。
吴网近著风霆脉,云笈深藏窥莫得。
野渚平川忆故园,林原入梦经年隔。
顾我曾追老画师,层峦叠嶂探幽奇。
荆门雅澹推董李,隋珠定价今谁知。
明日京华理归浆,空阔神情梦中想。
月际潮生晚思多,菰蒲过雨寒风响。
这首元末明初张宇初的《题吴至灵葆和藏董元寒林重汀图歌》描绘了一幅深秋山水画卷,诗人通过对画面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深深感慨和怀旧之情。首句“曾读屈骚语,怅然怀远游”借屈原的诗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随后通过“空山高卧日慵起,对此宛历江湖秋”,展现了主人公在空寂山中闲适而略带落寞的生活状态。
“重汀回抱别淑隐,洞庭木落湘妃愁”描绘了湖光山色中的凄清景象,暗示了湘妃的哀愁,增添了画面的诗意。诗人强调艺术不应失去天然的趣味,“不将巧趣混天真”,表达对自然真实美的追求。
接下来,诗人通过“凫翳散乱已冥邈,渔舍两三知几春”描绘了远处的渔村和季节的流转,流露出淡淡的乡愁。江南的景色被赞美为“江南此景兴莫比”,“霜冷蒹葭长新水”则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萧瑟之美。
“吴网近著风霆脉,云笈深藏窥莫得”暗指画面中的神秘与深邃,而“野渚平川忆故园,林原入梦经年隔”则表达了对远方故乡的思念。诗人回忆自己曾追随老画师探索山水之秘,推崇董李的雅致风格,并感叹作品的价值可能未被世人充分认识。
最后,诗人想象着离开京城后的归途,“空阔神情梦中想”,夜晚的潮汐和风雨声又勾起了更多思绪。整首诗以画为引,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艺术的深刻理解。
晓凉散策,恨西风不贷,一池残绿。
谁与冰轮撝玉斧,恰好今宵圆足。
树杪翻光,莎庭转影,零乱昆台玉。
荡胸清露,闲须浇下醽醁。
休问湖海飘零,老人心事,似倚岩枯木。
万里亲知应健否,脉脉此情谁属。
世虑难平,天高难问,倚遍阑干曲。
不妨随寓,买园催种松竹。
风露澹秋容,汀洲肃秋气。
吾庐倚高寒,游目周品汇。
既空买山资,恨欠除堂费。
醪觞漾篱菊,浅酌殊有味。
蜜饵杂园蔬,何妨食之既。
兴酣一凭眺,情感匆累忾。
裔夷恃天骄,边关犹鼎沸。
杀气缠惨澹,将材乏沈毅。
吁嗟楚芡荒,遑恤顷筐暨。
腐儒拙料事,积忧漫如猬。
伊昔贤哲人,用智奔流未。
驷隙讵容追,蚁溃可不畏。
索裘已较晚,寒机密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