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道士张伯雨,灵书曾授大茅君。
瑶台鹤梦三清露,玉洞龙文五色云。
碧落空歌来幻眇,黄庭梵气结絪缊。
武夷别有宾云奏,不共清猿月下闻。
江东道士张伯雨,灵书曾授大茅君。
瑶台鹤梦三清露,玉洞龙文五色云。
碧落空歌来幻眇,黄庭梵气结絪缊。
武夷别有宾云奏,不共清猿月下闻。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蓝智对中国古代道士张伯雨的诗卷进行题咏,展现了对茅山道士及其修行生活的敬仰与赞叹。首句点出张伯雨师从大茅君,暗示其道术渊源。接下来的两句通过“瑶台鹤梦”和“玉洞龙文”描绘出仙境般的修行场景,象征着高洁与神秘。
“碧落空歌”形象地表达了张伯雨的歌声如天籁之音,来自虚无缥缈的仙境,而“黄庭梵气结絪缊”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内修功夫深厚,气息凝练。最后两句以武夷山的仙乐为背景,不同于寻常的猿鸣,暗示了张伯雨的道行超凡,他的音乐只能在月夜的静谧中与宾云共鸣,更显其独特与尊贵。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赞美了张伯雨道士的道术境界和超尘脱俗的气质,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对道教文化的崇尚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行行重行行,送客安西征。
可邻渭城曲,巳作阳关声。
阳关去渭城,四千五百里。
才闻征马嘶,初见行尘起。
行尘征马短亭前,弱柳垂杨古道边。
巳怜柳叶青如线,更爱杨花白似绵。
柳叶杨花春正好,輶车且驻长安道。
玉壶清酒竞芬芳,金谷艳歌殊窈窕。
徘徊共劝少留连,泯默相看两倾倒。
别鹤离鸾曲易终,百鹩飞燕互西东。
摇摇翠幰城隅日,猎猎红旗野渡风。
断歌零舞情难写,分手回头泪盈把。
安闲堪羡采薪人,潇洒谁如钓鱼者。
天涯风物异方身,争似在家相对贫。
乡梦三更悬马首,回肠九折绕车轮。
销磨岁月缘名利,鸿飞不至人偏至。
我所思兮明月同,君之出矣浮云异。
龙眠古刻昏莓苔,萧郎彩笔生绡开。
销魂莫续江淹赋,好画陶潜归去来。
《阳关图引》【明·杨慎】行行重行行,送客安西征。可邻渭城曲,巳作阳关声。阳关去渭城,四千五百里。才闻征马嘶,初见行尘起。行尘征马短亭前,弱柳垂杨古道边。巳怜柳叶青如线,更爱杨花白似绵。柳叶杨花春正好,輶车且驻长安道。玉壶清酒竞芬芳,金谷艳歌殊窈窕。徘徊共劝少留连,泯默相看两倾倒。别鹤离鸾曲易终,百鹩飞燕互西东。摇摇翠幰城隅日,猎猎红旗野渡风。断歌零舞情难写,分手回头泪盈把。安闲堪羡采薪人,潇洒谁如钓鱼者。天涯风物异方身,争似在家相对贫。乡梦三更悬马首,回肠九折绕车轮。销磨岁月缘名利,鸿飞不至人偏至。我所思兮明月同,君之出矣浮云异。龙眠古刻昏莓苔,萧郎彩笔生绡开。销魂莫续江淹赋,好画陶潜归去来。
https://shici.929r.com/shici/mxZh5uSwDg.html
少日多欢悰,老境足悲酸。
悲酸一何易,欢悰一何难。
游子久不归,憔悴羁南冠。
亲庭隔千里,梦中路漫漫。
年来转漂泊,居处无恒安。
征马常苦瘦,旅席常苦寒。
有客过我门,劝我强加餐。
春阳正发育,覆载本自宽。
穷途谢好音,白意于青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