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杜词源广更深,数篇春涨渺云岑。
争如一首修楼记,妙写仁人出处心。
李杜词源广更深,数篇春涨渺云岑。
争如一首修楼记,妙写仁人出处心。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寅的《岳阳楼杂咏十二绝》中的第十一首,主要通过对李杜诗词的赞美,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高度评价和对仁人君子情怀的推崇。首句“李杜词源广更深”赞扬了李白和杜甫诗词的艺术深度和广阔性,他们是唐代诗坛的两大巨星。次句“数篇春涨渺云岑”进一步强调了他们的作品丰富多样,如同春水般涌动,意境深远。
诗人接着说“争如一首修楼记”,这里的“修楼记”可能是指具体的一首诗,也可能暗指岳阳楼本身,因为岳阳楼是文人墨客常吟咏的对象。诗人认为,即使众多佳作中,如果能有一首诗像“修楼记”那样,细腻地描绘仁人君子的行为和思想,那将更为珍贵。
整首诗以对李杜诗词的赞美为引子,进而倡导诗歌应注重表达人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体现了胡寅对于文学创作的深刻理解和审美取向。
桂东山中何所有,于菟嘷风阿香吼。
鬼行狙伏尘不惊,石八强弓射生手。
去年腊月雪塞村,射公家家肉满门。
有皮斑斑五花文,须爪完具无箭痕。
向来鹿豕一口吞,四蹄如瓠八尺身。
扣门邀我酬万钱,猛气尚欲凌苍烟。
深山大泽谁得前,摩挲忽此惊华颠。
喜君风骨清且妍,赠君春风紫茸毡。
蠹钻塺润与爱惜,风檐展上雪色壁。
知君为政今渡河,欲寄他时恐难得。
颁春亭上罗官斑,黛泥骨碎鞭影间。
苍虬争走青帝敕,阊阖轧损玻璃环。
花神谢事即□起,东畔赐绯南赐紫。
细腰学舞圆□歌,旗亭竹根枯野水。
防江战士卧不惊,风吹雨洗淮土青。
街头父老说新事,城里倍放今年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