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地阔岭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
洛浦风光何所似,崇山瘴疠不堪闻。
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
两地江山万余里,何时重谒圣明君。
天长地阔岭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
洛浦风光何所似,崇山瘴疠不堪闻。
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
两地江山万余里,何时重谒圣明君。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切的乡愁和对远方亲人及故土的思念之情。开篇“天长地阔岭头分”,设定了一个辽阔而又隔绝的空间场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抒发了诗人的孤独与哀愁。“去国离家见白云”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白云在这里成为了思乡之情的象征。
接着,“洛浦风光何所似”,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无法相比、无从述说的复杂情感。随后的“崇山瘴疠不堪闻”则暗示了一种艰难和苦楚,可能是对现实生活中困境的隐喻。
在后半部分,“南浮涨海人何处?”表现了诗人对于远方亲人的寻觅与思念。“北望衡阳雁几群”则增添了一份超越时空的怀想,通过观察飞鸟的方向来联想到遥远的地方和心中所系的人。
最后,“两地江山万馀里,何时重谒圣明君”表达了诗人对于再次相见、再次得到理解与支持的渴望。“圣明君”可能是对理想中的君主或精神寄托的称呼,这里的“重谒”则包含了深切的希望和不舍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深沉的乡愁、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于美好事物无法相比的复杂情感。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
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
却到樊川访旧游,夕阳衰草杜陵秋。
应刘去后苔生阁,稽阮归来雪满头。
能说乱离惟有燕,解偷闲暇不如鸥。
千桑万海无人见,横笛一声空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