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陈烈妇诗九首·其三》
《陈烈妇诗九首·其三》全文
明 / 黄淳耀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衅生萧墙迩,义动金石固。

有狐来绥绥,无梁速我渡。

頩尔致素辞,尔言何乃酗。

雨绝无还云,河流岂西注。

疾风振微绡,可裂不可污。

(0)
鉴赏

这首诗以“陈烈妇诗九首”之三的形式呈现,由明代诗人黄淳耀所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深刻的情感与哲理。

首句“衅生萧墙迩,义动金石固”,以“萧墙”比喻内部矛盾,暗示冲突的产生;“金石固”则象征坚定的道德原则,强调正义的力量。这两句对比鲜明,揭示了在道德与利益冲突面前,正义最终能够战胜私欲的主题。

接下来,“有狐来绥绥,无梁速我渡”两句,通过狐狸的形象,隐喻了诱惑与挑战。狐狸的“绥绥”动作,暗示了诱惑的温柔与狡猾;而“无梁速我渡”则表达了面对诱惑时,迅速做出正确选择的重要性,即坚守道德底线。

“頩尔致素辞,尔言何乃酗”两句,进一步探讨了内心的纯净与言行的道德标准。頩尔(形容儿童的可爱)在这里象征着内心的纯洁,而“致素辞”则是指保持真诚与纯洁的言语。然而,“尔言何乃酗”则提出疑问,是否言行一致,是否真正坚守道德,这引发了对个人道德修养的深入思考。

“雨绝无还云,河流岂西注”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引出对时间流逝与事物变化的感慨。雨停云散,象征着过去无法挽回;河流东流,象征着时间的不可逆性。这两句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把握时间,做出正确的选择。

“疾风振微绡,可裂不可污”最后两句,以疾风中的轻纱为喻,形象地表达了在困难与挑战面前,人的品格与道德不能被轻易动摇或玷污。轻纱虽脆弱,但在疾风中依然保持其纯洁与完整,象征着高尚人格的坚韧不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比喻,探讨了道德、选择、时间与人格等主题,展现了诗人对人性与道德的深刻洞察和对美好品质的赞美。

作者介绍
黄淳耀

黄淳耀
朝代:明

黄淳耀(1605~1645)明末进士、抗清英雄。初名金耀,字蕴生,一字松厓,号陶庵,又号水镜居士,汉族,南直隶苏州府嘉定(今属上海)人。曾组“直言社”,崇祯十六年成进士,归益研经籍。弘光元年,嘉定人抗清起义,与侯峒曾被推为首领。城破后,与弟黄渊耀自缢于馆舍。能诗文,有《陶庵集》。
猜你喜欢

和茧雪和贫士七首·其六

数武至河湄,隐隐见孤蓬。

何人道姓字,使我惭炭工。

汉柄虽旁落,尚有梅与龚。

萧萧此两屐,敢以劲草同。

深竹人家幽,蜿蜒柴门通。

非阡非陌间,数许鲐背从。

(0)

张丹书明府以艰归济南赋别

天涯淼淼失因亲,惜别犹能追古人。

岱岳形垠神肃穆,鳄川风泽气嶙峋。

废莪往事何堪说,陟岵诸诗尚可论。

君去为询渭叟迹,勿忘桑浦老垂纶。

(0)

哭先民部贞穆先生·其一

天寒海水不相知,短世无劳折剑炊。

地下眉山称小友,人间望蔡失鹰师。

衿巾肃穆临千仞,梅棘孤青秀一枝。

从古词流匪有命,汨罗江上莫投诗。

(0)

放言.吹箫·其二十一二箫

吴门无乞地,江上听吹箫。

怒作千夫气,指柔五日潮。

六桥明月夜,三竺碧烟朝。

岳墓并于墓,大招又小招。

(0)

秋宵不寐

请缨犹未斩楼兰,始信从军行路难。

骄子秋高肥马肃,征人霜重铁衣寒。

梦魂报国三更愤,怀抱思乡午漏残。

遥忆鳌洲烟月处,几时归弄钓鱼竿。

(0)

广陵曲六章·其一

迢迢邗江道,烟花咫尺迷。

朱楼临紫陌,画舫接金堤。

隐隐闻歌吹,相传是竹西。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