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宵不寐》
《秋宵不寐》全文
明 / 张家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请缨犹未斩楼兰,始信从军行路难。

骄子秋高肥马肃,征人霜重铁衣寒。

梦魂报国三更愤,怀抱思乡午漏残。

遥忆鳌洲烟月处,几时归弄钓鱼竿。

(0)
鉴赏

此诗《秋宵不寐》由明代诗人张家玉所作,描绘了一位边关战士在秋夜难以入眠的情景,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与对家乡的思念。

首联“请缨犹未斩楼兰,始信从军行路难”,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虽怀有建功立业的决心,却尚未实现斩敌之志,开始认识到从军之路的艰难。这里以“请缨”典故暗喻自己渴望为国效力,但“楼兰”象征的敌人并未被征服,流露出一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感。

颔联“骄子秋高肥马肃,征人霜重铁衣寒”,通过对比手法,将边关战士与敌方贵族进行鲜明对比。秋日高爽,敌方贵族骑着膘肥体壮的战马,显得威风凛凛;而边关战士则在严霜之下,穿着沉重的铁衣,承受着寒冷的侵袭,形象地展现了战场环境的艰苦与战士们的坚韧不拔。

颈联“梦魂报国三更愤,怀抱思乡午漏残”,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战士在深夜梦中仍不忘报效国家,心中充满了对国家的忠诚与愤慨;同时,午夜时分的思绪又勾起了对家乡的深深怀念,表现出战士们内心复杂的情感世界。

尾联“遥忆鳌洲烟月处,几时归弄钓鱼竿”,以想象中的家乡景象结束全诗,表达了战士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在遥远的家乡,烟波浩渺的湖面上,或许能暂时忘却边关的苦楚,享受宁静的垂钓时光,寄托了对自由与安宁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国家责任的深情表达,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边关战士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张家玉
朝代:明

张家玉(1615-1647),字元子,号芷园。广东东莞人。明末清初“岭南三忠”之一。
猜你喜欢

览从兄咸剑池编

竞爽吾宗属俊翘,凌云辞气剩飘飘。

十年缔思轻伧赋,一骨评风压楚谣。

纵玩书窗迷野马,长吟秋社续寒蜩。

夫君自有何郎恨,枉使东阳臂肉销。

(0)

咏史

古有容容福,人讥龊龊员。

生能巧非奏,死戒直如弦。

欲重高门地,非论媚灶天。

诗书大儒冢,丝竹后堂旃。

东阁翻刍马,西园窃富钱。

道谋谁执咎,户选不因贤。

朱鼓成妖日,羌鹖入贺年。

须防反室诏,终取阖门怜。

异日谗成锦,先时默似蝉。

空贻后人叹,流涕掩青编。

(0)

春夜同栽甫过小素梅阁听曲

变徵无端遏不回,流云忽断夜寒催。

犹能敛气归弦柱,剩欲闻歌覆酒杯。

袅袅春幡原曩见,深深帘烛又宵来。

坐令投老龟年泣,楚调秦声尽可哀。

(0)

予昔游云台观谒希夷先生陈抟祠堂缅想其人今追作此诗

仙馆三峰下,年华百岁中。

梦休孤蝶往,蜕在一蝉空。

蕊笈微言秘,霄晨浩气通。

丹遗舐后鼎,林遣御馀风。

市雾沈荒白,餐霞委暗红。

峨眉有归约,飞步与谁同。

(0)

答转运王工部到寿阳却乘流东下以诗见寄

闻到清淮上,还乘清溜回。

缘持使者节,难把故人杯。

曙盖星衔柳,昏邮雨亚梅。

怆离并感昔,都向句中来。

(0)

晚秋月夕

万里冰轮转斗城,薄帷开望暝寒轻。

金从佛国初移地,玉与仙家便作京。

乾鹊绕枝经下苑,汉刀持夜发连营。

谢郎莫恼修然意,欲把纤云点太清。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