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池排岳喷元玉,波底潜鳞唼林木。
从来绘事贵移情,直教六月肌生粟。
仇池排岳喷元玉,波底潜鳞唼林木。
从来绘事贵移情,直教六月肌生粟。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以“仇池排岳喷元玉”开篇,仇池山峰高耸,直插云霄,仿佛从地心喷涌出的纯净玉石,展现出一种壮丽与神秘并存的自然景观。接着,“波底潜鳞唼林木”一句,将视线转向水面之下,鱼儿在水底游动,似乎在轻啄岸边的树木,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和谐共处的画面。
“从来绘事贵移情”,诗人在此点明了绘画艺术的核心——情感的传达与共鸣。绘画不仅仅是对物象的再现,更是艺术家内心情感的外化。最后,“直教六月肌生粟”一句,形象地表达了这种情感传递的力量,即使是在炎热的夏日,也能让人感受到寒意,激发起内心的震撼与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画面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魅力,以及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情感表达。
意阑珊。又黄花满地,零落不堪看。
驹隙光阴,蟫仙事业,可怜人与秋残。
对明月、前身休问,怕三生沦谪到尘寰。
一寸柔肠,十年心事,几曲阑干。
瘦觉西风都冷,正重阳过也,小阁轻寒。
帘织新愁,屏围旧恨,一齐多缀眉端。
三十六鸳鸯飞去,任台空玉镜冷孤鸾。
谁念伤心匪偶,鸠凤相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