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考古》
《考古》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五言律诗

考古无长昼,忧时少熟眠。

偷生迫钟漏,战死愧兜鞬。

莫报乾坤施,空惊岁月迁。

藜羹安用糁,吾事本萧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kǎo
sòng / yóu

kǎochángzhòuyōushíshǎoshúmián

tōushēngzhōnglòuzhàn媿kuìdōujiān

bàoqiánkūnshīkōngjīngsuìyuèqiān

gēngānyòngshēnshìběnxiāorán

注释
考古:对古代遗迹的研究。
长昼:白天。
忧时:忧虑时局。
熟眠:熟睡。
偷生:苟且求存。
钟漏:古代计时器,滴漏。
战死:在战斗中阵亡。
愧兜鞬:愧对携带的武器和马鞍。
乾坤:天地。
施:恩赐。
空惊:徒然惊讶。
岁月迁:时光流逝。
藜羹:粗劣的饭菜。
糁:肉末。
萧然:清贫、简朴。
翻译
考古工作没有固定的白天黑夜,忧虑时局很少能熟睡。
苟且偷生,只因时刻关注着滴答的钟声,战死沙场的遗憾让我愧对武器和马鞍。
无法回报天地的恩赐,只能感叹时光匆匆流逝。
粗茶淡饭何需加肉末,我的事业原本就清贫简单。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所作的《考古》,表达了他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生活的感慨。首句“考古无长昼”揭示了诗人专注于考古研究,废寝忘食的精神,暗示了他对历史的深深热爱和责任感。次句“忧时少熟眠”则直接表达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现状的深深忧虑,即使在休息时间也难以摆脱这种忧虑。

“偷生迫钟漏”描绘了诗人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密切关注时间流逝,暗示了生活的艰难和紧迫感。“战死愧兜鞬”则是对自己未能在战场上为国效力的自责,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遗憾。

“莫报乾坤施”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回报国家和天地的恩惠的无奈,而“空惊岁月迁”则进一步强调了时光飞逝,自己却无所作为的感叹。最后两句“藜羹安用糁,吾事本萧然”,诗人以简朴的生活状态和淡泊的心境收尾,表明他早已看淡物质享受,专注于精神追求,生活虽清贫,但心境坦然。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考古与忧时的对比,展现了陆游深沉的家国情怀和个人的超脱态度,体现了他作为南宋士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生哲学。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题曾景山通判寿衍堂

人家具庆已燕喜,人家重庆更奇伟。

宜春台上贤治中,妙龄斫桂广寒宫。

亲年九十身六二,芝兰玉树森庭砌。

上堂綵衣称寿觞,下堂绣口喧雪窗。

紫枢相公喜嘉祥,大书寿衍名其堂,五世其昌未渠央。

(0)

题永丰刘伯英双清亭

银河一派天上来,霜松万本水际栽。

公干作亭占佳处,拦住清风入窗户。

醉馀绿绮膝上横,学得松声与水声。

更待九秋月亭午,白玉壶中有新句,烦君赤手双拾取。

(0)

题太和主簿赵昌父思隐堂

西昌主簿如禅僧,日餐秋菊嚼春冰。

西昌官舍如佛屋,一物也无唯有竹。

俸钱三月不曾支,竹阴过午未晨炊。

大儿叫怒小儿啼,乃翁对竹方哦诗。

诗人与竹一样瘦,诗句与竹一样秀。

故山苍玉摇绿云,月梢风叶最关身。

劝渠未要思旧隐,且与西昌作好春。

(0)

寄题刘巨卿家六咏·其二蒙斋

是心如维斗,万物所取正。

蒙之以微云,孤光更渊靓。

(0)

癸未上元后永州夜饮赵敦礼竹亭闻蛙醉吟

茅亭夜集俯万竹,初月未光让高烛。

主人酒令来无穷,恍然堕我醉乡中。

草间蛙声忽三两,似笑吾人悭酒量。

只作蛙听故自佳,何须更作鼓吹想。

尚忆同登万石亭,倚栏垂手望寒青。

只今真到寒青里,吾人不饮竹不喜。

(0)

和丁端叔岁晚书怀

嗟予不能知止如邴曼容,又不能毕昏如尚子平。

软红尘里白双鬓,坐见岁律空峥嵘。

催科抚字两何有,伎俩已穷惭九九。

拔薤一本水一杅,多谢同朝金石友。

雪欺老病忽抵巇,西山冻裂不留薇。

诗坛老将更黩武,我已三北犹穷追。

老怀不中数怊怅,急漉鹅黄翻瓮盎。

苛留残雪更些时,为我装严丽谯上。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