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山何岩岩,白璧何齿齿。
圭璋满朝廷,尔胡独在此。
千载抵尘沙,一抱即知己。
瓦砾生目中,众人纷所指。
五都当一顾,三献不得理。
一刖藏白虹,再刖涸沂水。
玉石苟不分,安用存吾趾。
昭王遣使问,慷慨不可止。
一剖属白虹,再剖折沂水。
至今为宗器,天下称其美。
愿以陵阳侯,还之乐正子。
荆山何岩岩,白璧何齿齿。
圭璋满朝廷,尔胡独在此。
千载抵尘沙,一抱即知己。
瓦砾生目中,众人纷所指。
五都当一顾,三献不得理。
一刖藏白虹,再刖涸沂水。
玉石苟不分,安用存吾趾。
昭王遣使问,慷慨不可止。
一剖属白虹,再剖折沂水。
至今为宗器,天下称其美。
愿以陵阳侯,还之乐正子。
这首《怨诗行》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作品,通过对比荆山的岩石与白璧的质地,隐喻了社会中的不公与世态炎凉。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手法,表达了对社会不平和个体遭遇不公的深切感慨。
首句“荆山何岩岩,白璧何齿齿”以荆山的峭壁和白璧的质地,象征着社会中那些坚毅不屈的个体与高尚纯洁的理想。接着,“圭璋满朝廷,尔胡独在此”,表达了对那些在朝廷中占据高位、拥有权力的人的讽刺,反问为何独独忽视了像诗人这样的个体。
“千载抵尘沙,一抱即知己”则强调了真正理解与认同的重要性,即使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也渴望找到那个能够真正理解自己的人。而“瓦砾生目中,众人纷所指”则揭示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偏见与误解,人们往往将目光聚焦于表面的物质价值,而忽视了内在的品质与价值。
“五都当一顾,三献不得理”进一步描绘了社会的冷漠与不公,即使是最有价值的事物,也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被忽视或不被重视。“一刖藏白虹,再刖涸沂水”通过夸张的手法,描述了个体在社会中遭受的不公平待遇,以及这种待遇对个人精神与生活的影响。
“玉石苟不分,安用存吾趾”则表达了对社会公正性的呼唤,强调了区分真伪、善恶的重要性。最后,“愿以陵阳侯,还之乐正子”表达了诗人希望社会能够给予像自己这样的人应有的尊重与认可的愿望,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整体而言,《怨诗行》通过对个体遭遇不公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公正与人性美好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社会中不平等现象的强烈批判。
饮酒俱未醉,一言聊赠君。
功曹善为政,明主还应闻。
夜宿剑门月,朝行巴水云。
江城菊花发,满道香氛氲。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一行弱柳前年种,数尺柔条今日新。
渐欲拂他骑马客,未多遮得上楼人。
须教碧玉羞眉黛,莫与红桃作曲尘。
为报金堤千万树,饶伊未敢苦争春。
烟翠三秋色,波涛万古痕。
削成青玉片,截断碧云根。
风气通岩穴,苔文护洞门。
三峰具体小,应是华山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