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至此穷,两壁犹峭立。
估船无时行,妇盎有夜汲。
风生树影动,月碎水流急。
草根缀微露,萤火飞熠熠。
吾行已四旬,才抵楚西邑。
浩歌散郁陶,还舟觉衣湿。
三峡至此穷,两壁犹峭立。
估船无时行,妇盎有夜汲。
风生树影动,月碎水流急。
草根缀微露,萤火飞熠熠。
吾行已四旬,才抵楚西邑。
浩歌散郁陶,还舟觉衣湿。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峡口夜坐》,描绘了他在三峡夜晚的所见所感。诗中,诗人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展现了三峡的险峻与深邃。"三峡至此穷,两壁犹峭立",写出了两岸峭壁直插云霄的景象,暗示了行船的艰难。"估船无时行,妇盎有夜汲",则描绘了船只因地形限制而难以航行,妇女们在夜晚提着水瓮打水的场景,体现了生活的艰辛。
"风生树影动,月碎水流急",通过风摇动树影和月光下湍急的水流,渲染出夜晚的寂静与动态,富有画面感。"草根缀微露,萤火飞熠熠",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自然景色,萤火虫的闪烁增添了神秘的气氛。
最后两句"吾行已四旬,才抵楚西邑",表达了诗人长途跋涉后终于到达目的地的疲惫,以及对行程的感慨。"浩歌散郁陶,还舟觉衣湿",以歌声抒发内心的郁结,同时暗示了夜晚的凉意,使读者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变化。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三峡之夜的景象,寓情于景,情感深沉,展现了陆游独特的诗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