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月饮长城,临风嘶汉营。
身经百战后,名以十年成。
不傍将军泣,偏从伯乐鸣。
朝来看蹀躞,肠断猎胡缨。
带月饮长城,临风嘶汉营。
身经百战后,名以十年成。
不傍将军泣,偏从伯乐鸣。
朝来看蹀躞,肠断猎胡缨。
这首《紫骝马》是明代诗人欧必元所作,通过对一匹骏马的描绘,展现了其英勇与忠诚的形象。
首句“带月饮长城,临风嘶汉营”,描绘了紫骝马在月光下于长城边饮水,微风吹过,它在汉营前长啸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壮丽而孤寂的氛围。接着,“身经百战后,名以十年成”两句,点明了这匹马经历了无数次战斗,经过时间的磨砺,最终赢得了名声和荣誉。这样的描述,不仅凸显了马的英勇,也暗含了对主人或骑手的赞美。
“不傍将军泣,偏从伯乐鸣”则进一步刻画了紫骝马的个性与忠诚。它不因旁人的哀叹而哭泣,而是选择在伯乐面前鸣叫,表达自己的价值与期待被认可的愿望。这种形象,既体现了马的独立与自信,也暗示了人与马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最后,“朝来看蹀躞,肠断猎胡缨”两句,描绘了人们在早晨看到紫骝马时的场景,它缓缓行走,仿佛每一步都承载着过去的辉煌与未来的希望。这里的“肠断猎胡缨”可能象征着对过去战斗的回忆,以及对胜利果实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紫骝马》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马的英勇与忠诚,也蕴含了对勇敢、坚持与期待的美好祝愿,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