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牧童》
《牧童》全文
唐 / 隐峦   形式: 古风

牧童见人俱不识,尽着芒鞋戴箬笠。

朝阳未出众山晴,露滴蓑衣犹半湿。

二月三月时,平原草初绿。

三个五个骑羸牛,前村后村来放牧。

笛声才一举,众稚齐歌舞。

看看白日向西斜,各自骑牛又归去。

(0)
注释
牧童:乡村里的小孩。
俱:都。
芒鞋:草鞋。
箬笠:斗笠。
朝阳:早晨的太阳。
出众山晴:从群山中露出。
露滴:露水。
蓑衣:用草编织的雨衣。
二月三月:春季的前两个月。
平原草初绿:平原上的草开始变绿。
骑羸牛:骑着瘦弱的牛。
前村后村:各个村庄。
放牧:放牛。
笛声:吹笛的声音。
举:吹响。
众稚:众多孩子。
齐:一起。
歌舞:唱歌跳舞。
白日:白天。
西斜:向西落下。
归去:回家。
翻译
牧童见到人都不认识,都穿着草鞋戴着斗笠。
太阳还未从群山中完全升起,露水打湿了他们的蓑衣还半干。
在二月和三月的时节,平原上的草开始转绿。
三五成群的孩子们骑着瘦弱的牛,从这个村庄到那个村庄放牧。
笛声一响起,孩子们就一起唱歌跳舞。
太阳渐渐西斜,他们各自骑着牛回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景,通过对牧童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个宁静、纯朴的乡村早晨。开篇“牧童见人俱不识,尽着芒鞋戴箬笠”几句,设置了一种远离尘嚣的田园氛围,牧童的形象显得既孤独又自在。

紧接着,“朝阳未出众山晴,露滴蓑衣犹半湿”描绘了清晨的自然景象,天气虽凉爽,但山间的露水还未完全干透,渲染出一幅湿润的早晨图。随后的“二月三月时,平原草初绿”则是季节之转,草木萌发,生命力与日光共鸣。

诗中最动人心处在于“三个五个骑羸牛,前村后村来放牧。笛声才一举,众稚齐歌舞。”这里展现了孩子们的天真烂漫,他们或骑牛或乘羊,自在地穿梭在田野之间,而当笛声响起,便有孩子们随之歌唱和跳舞,整个场景充满了欢乐与活力。

最后,“看看白日向西斜,各自骑牛又归去”则是对一天活动的收尾,太阳渐渐西沉,牧童们也开始回家,这不仅结束了一天的劳作,也预示着夜幕即将降临,而这一切,又将在明日重演。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早晨景象和牧童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自然的乡村世界。其语言质朴无华,但却生动传神,给人以深刻的美感享受。

作者介绍
隐峦

隐峦
朝代:唐

隐峦,唐末匡庐僧,他的作品《蜀中送人游庐山》《牧童》《浮桥》《逢老人》《琴》。
猜你喜欢

和绵州于中丞登越王楼见寄

早年登此楼,退想不胜愁。

地远二千里,时将四十秋。

邅迍多失路,华皓任虚舟。

诗酒虽堪使,何因得共游。

(0)

寄在朝郑曹独孤李四同年

昔岁陪游旧迹多,风光今日两蹉跎。

不因醉本兰亭在,兼忘当年旧永和。

(0)

过招国李家南园二首·其二

长亭岁尽雪如波,此去秦关路几多。

惟有梦中相近分,卧来无睡欲如何。

(0)

寄峡州韦郎中

年过五十鬓如丝,不必前程更问师。

幸得休耕乐尧化,楚山深处最相宜。

(0)

都堂试贡士日庆春雪

春雪昼悠飏,飘飞试士场。

缀毫疑起草,沾字共成章。

匝地如铺练,凝阶似截肪。

鹅毛萦树合,柳絮带风狂。

息疫方殊庆,丰年已报祥。

应知郢上曲,高唱出东堂。

(0)

自水口入茶山

茜茜红裙好女儿,相偎相倚看人时。

使君马上应含笑,横把金鞭为咏诗。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